少子衝擊讓醫學院都擔心招不到人 高醫大董事長發警訊

少子化衝擊高教!高雄醫學大學北區校友會今天(4日)在台北舉辦聯誼會,高雄醫學大學董事長陳建志表達憂心,今年高一生是近5年人數最少的一年,三年後將衝擊高教招生,尤其少子化的衝擊將讓高教招生面臨難題,學校不得不往國際上找學生。
學校發出招生警訊,台灣整體醫療環境也急救中,北區校友會榮譽顧問、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指出,健保實施醫院總額支付制度後,健保總預算成長從實施前14%,降至3.4 %,長年下來醫療生態改變,牙科大於醫科,小科大於重罕難治科別已成趨勢。
高雄醫學大學北區校友會理事長,同時也是諾貝爾眼科總院長張朝凱,召集北區校友齊聚聯誼,凝聚高醫人的向心力,高雄醫學大學由董事長陳建志領軍,帶領兩位副校長林志隆、黃友利與會,而校友總會理事長邱良進、榮譽理事長藍傳盛、 輔導理事長梁明聖及多名校友會幹部也都一同出席,現場有200多位校友共襄盛舉。
特地北上的陳建志特別點出,高教經營未來幾年將非常嚴峻,尤其少子化的衝擊將讓高教招生面臨難題,他指出,今年升高中一年級的學生人數是近5年的低點。3年後,我們的大學也將面臨同樣的挑戰,雪崩式人口的下降,去年出生率不到14萬,學校也必須走向國際化,若校友們對國際人才有了解或認識,都歡迎幫忙母校,共尋好人才。
人才荒不只醫學大學擔心不已,醫療體系中護理人員不斷流失,醫療環境正逐漸惡化,洪子仁指出,根據過去公開資料推估,發現醫療環境走下坡,緣自於2002年健保開始實施醫院總額支付制度。實施前,健保總預算成長每年平均14%,當時醫院本業仍有8%到9%獲利,醫院有足夠的能力營運。
不過,當醫院總額支付制度開始實施後,總預算成長開始下滑,每年約3.4%左右,洪子仁提及,但隨著人口老化、新藥新科技大幅進步,民眾對於醫療的需求面已大過預算成長的速度,2018年的調查發現,在19家醫學中心中,11家都虧損,至此醫院開始出現損益失衡,也開始覺得有「痛感」。
2023年健保總預算成長到5.5%,增加約700億左右,慢慢扭轉低成長率,洪子仁說,長年下來也讓醫療環境生態開始轉變,醫科不再獨大。
醫療環境因健保給付產生極大的變化,人才流失已成當務之急,高雄醫學大學校友們也期待可以增強組織凝聚力和影響力,改善民眾的就醫環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