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不能好聚好散?星展4離職理專驚傳挨告 同行:前所未見

星展4名離職理專驚傳挨告。圖/本報資料照片
星展4名離職理專驚傳挨告。圖/本報資料照片

星展銀行上周甫獲金管會核准承作財管2.0的高資產理財牌照,卻驚傳有4名從星展離職的理財專員挨告。據了解,這4名理專都來自花旗銀行,星展併花旗之後,陸續從星展離職,卻遭告違反「營業秘密法」,這也是多次銀行合併以來,第一次傳出銀行去告被合併機構的離職員工,甚至這4名理專之中,還有人的家中跟辦公室都被檢調搜索。

星展銀行(台灣)則回應,日前發現有離職員工涉及違反營業秘密法等情事,已委請律師依法提起相關訴訟,因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並由檢調偵辦中,為免影響偵查程序,銀行對此無法透露相關資訊或進一步評論。

不僅知道這些消息的前花旗離職員工為被告的理專抱屈,被問及此事的金融圈人士多認為,在業界客戶跟著理專走這個是常態,甚至很多的客戶是認人不認銀行的,但是星展這麼大動作的去告離職理專,甚至還發動檢調去搜索,真的前所未見。

消息傳出之後,在金融圈廣受議論,尤其近來金金併、金銀併風起雲湧,接下來銀行合併之後,理專因為水土不服而離職的情況也會越來越多,但到底所謂銀行所要求的「競業禁止」的界線在哪裡?是否合理,及是否有抵觸勞基法的規定?這也將影響理專的工作權是否有被妥善保護,而星展對此事的處理,及金管會、勞動部的態度,更引金融圈高度矚目後續的發展。

也有星展銀行內部消息傳出,經營高層三申五令的要分行臨櫃人員隨時注意「有沒有離職員工帶客戶來櫃檯提款匯錢」,在財富管理業務上面搞得一片風聲鶴唳,認為雖然星展買下了花旗消金業務,但是這種處理的方式讓員工壓力都非常的大。

一位法界人士指出,在法理上星展就是用嚴格的標準來認定,「客戶資訊」就算營業秘密的範疇,但是法界人士都認為有爭議,因為這些客戶資訊,很多也是從公開管道,或是其他同業那裡就可得知,尤其銀行所謂的「競業」條款,對員工也沒有補償,光是這種僱傭合約,就不見得合乎勞基法的規定。此外,勞基法第9之1條規定,倘若競業禁止的期間、區域、職業活動的範圍和就業對象,超過合理範疇的話,雇主將不能和勞工作離職之後的競業禁止約定。

星展和離職員工所簽訂的僱傭合約中,要求離職後六個月不能以任何形式勸誘客戶、員工等,對此法界人士也指出,所謂的勸誘,有許多是主觀認定,並非是客觀事實,但銀行若要以此對離職員工興訟,的確會造成員工很大的心理壓力,尤其這份僱傭合約是否合理?客戶資料到底算不算商業秘密?商業秘密的範圍能無遠弗屆到何種程度?這些都有再商確的必要性。尤其是商業秘密法一般使用於上市公司之間在技術專利保衛戰居多,但現在外商銀行卻用商業秘密法來告台灣的理專,甚至因此可使檢調到理專家中或辦公室搜索,這也真的很奇怪。

星展銀行 理專 花旗 離職

延伸閱讀

警界也傳職場霸凌?台南家防官離職前「千字文」控訴 婦幼隊長:從未接觸

前助理涉共諜案 吳釗燮辦:去年3月離職支持依法嚴辦

回不去了!新工作太苦她喊受不了 過來人共鳴:快離職

艾多美前財務長也懂「0元購」 離職靠1招詐得8064萬元

相關新聞

2024年哪家董事最賺?中信金大幅超越台積電、國巨

臺灣證券交易所15日公布2024年上市公司董事酬金,董事平均酬金前十高公司大多為前一年老面孔,但今年榜首由中信金(289...

新台幣匯率終止連七升!由升翻貶、守住32.5字頭 原因是「它」

不樂見新台幣匯率在亞洲貨幣裡「獨強」,中央銀行15日收盤前進場調節,令匯市豬羊變色、由升翻貶作收。匯銀主管透露,台股今天...

113年哪些產業海外最賺? 金管會公布最新名單

金管會公布最新的113年度各產業投資大陸損益的最新統計,結果顯示,上市公司裡投資損益成長前三大的產業依序為電子零組件、其...

金管會:企業大陸收益匯回金額及比率雙創新高

金管會今日公布113年上市櫃公司赴大陸及其他海外地區投資收益及匯回相關統計數據,結果顯示,其中在大陸方面,113年當期匯...

股匯不同調 新台幣終結連7升收32.516元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反覆,資本市場變化加劇,台股今天大漲344.58點,新台幣早盤一路走升後,午後買盤進場加上央行出手調...

星展告離職理專 金管會說話了

星展銀行大動作告離職的前花旗理專,金管會副局長侯立洋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上回覆,已向星展銀行了解,並且要求星展銀行交書面報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