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整合跨域能量 全面領航台灣 AI、淨零、資安、數位信任發展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作為台灣數位轉型的關鍵推手,近年來透過旗下各研究所的跨域整合與前瞻研發,在人工智慧(AI)、淨零永續、數位信任、資安韌性及人才培育等關鍵領域展現豐碩成果,不僅為產業注入創新動能,更全面助攻台灣提升數位國力,鞏固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的重要地位。
面對全球2050淨零碳排目標,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數轉院)以「數位體驗」與「淨零永續」為核心,積極扮演產業推手。在淨零方面,數轉院成功與國際接軌,推動PACT碳排資料交換框架,與日本富士通的合作更打通台日供應鏈碳排數據合規路徑,已輔導上百家製造與電子業者減碳達3.7萬公噸。同時,「主動式節能服務」已導入超過3.2萬戶家庭,年減碳量達8,000公噸。
在數位體驗方面,數轉院成立「未來體驗創新實驗室(FEEL LAB)」,匯聚國際能量,打造「數位李登輝」計畫,讓歷史人物透過AI與民眾互動;並將數位科技導入北港媽祖遶境等文化活動,屢獲國際設計大獎肯定,展現台灣文化科技軟實力。
AI是驅動產業革新的核心引擎。資策會軟體技術研究院(軟體院)聚焦數據與AI技術,建構台灣首座「數位軟體基盤(DSP)」,提供穩定的數位基礎建設,並積極與日本電氣通信大學等國際機構合作,投入AI與量子計算前瞻研究。
資策會人工智慧研究院(AI院)則致力將AI從雲端推向產業現場,研發物理AI「Lumiii Dog AI System」,並以「AI+X」模式打造Lumiii AI工具平台,已成功應用於健康照護、法律科技等領域,協助產業快速導入AI。為確保AI發展可信賴,兩院亦共同投入AI信任治理,開發「Lumiii Compliance」系統強化晶片資安合規,並建立多個評測中心,建構安全可信的AI生態。
在「資安即國安」的共識下,資策會資安科技研究所(資安所)作為台灣指標性資安機構,聚焦供應鏈安全、晶片資安(獲國際SESIP及PSA認證)、AI模型安全及後量子密碼等前瞻技術,協助逾500家企業強化防護,帶領產業進軍國際供應鏈。
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科法所)則從法制面提供關鍵支撐,建立獲台積電、聯發科等大廠採用的「TIPS台灣智財管理標準」,以及獲司法單位採納的「重要數位資料治理暨管理制度規範(EDGS)」,並推動《電子簽章法》修訂、《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落地應用,完善數位信任法規環境與創新實驗場域。
數位轉型成功的關鍵在於人才與政策。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教研所)跳脫傳統培訓,以「指引、顧問、驗證」為核心,聚焦培育「AI知識工作者」,聯手百家夥伴建構人才發展生態系,並導入ISO 17024國際標準,積極拓展國際合作,為台灣培育接軌全球的數位人才。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則扮演國家級智庫,長期為政府部會提供AI、數位信任、淨零轉型等關鍵政策建言,並發展數位轉型顧問服務,鏈結國際智庫,協助台灣產業洞察趨勢、應對挑戰。
展望未來,資策會將持續整合旗下各研究所的專業能量,深化在AI、淨零、資安、數位信任等領域的研發與應用,強化人才培育與國際鏈結,扮演好政府智庫與產業夥伴的角色,全方位驅動台灣數位創新,在全球科技競爭的浪潮中,引領台灣產業邁向永續、智慧的新紀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