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大畢業歌票選《上台大便》海放對手 最後1句藏爆點嗨翻全網

批曹興誠無誠信慣犯 翁曉玲再爆:允諾捐清大1500萬卻無後續

陳曉曾說「不想離婚」 決裂陳妍希網傳淨身出戶3條件

國外研究發現早餐要當主餐 這1時段吃太豐盛罹病風險高

專家建議,早餐吃得越豐盛,越能降低一整天的飢餓感。示意圖/ingimage
專家建議,早餐吃得越豐盛,越能降低一整天的飢餓感。示意圖/ingimage

許多人常會因減肥而不吃早餐,進而導致午餐、晚餐吃得更多,甚至會在睡前嘴饞點宵夜來吃,不過,究竟哪一餐才是一天當中最重要的?研究發現,晚上攝入較多卡路里的人,容易提高肥胖症2型糖尿病高血壓慢性發炎的罹患率,因此,最好不要把晚餐當成最豐盛的一餐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有句話流傳了幾十年:「早餐吃得像國王,午餐吃得像王子,晚餐吃得像乞丐。」這是一個很好的建議,不過卻與多數美國人的飲食方式恰恰相反,對於美國人來說,晚餐通常會是一天之中,最豐盛的一餐。

西班牙生理學教授瑪塔·加勞萊(Marta Garaulet)發現,人們因為忙碌,直到晚上才有時間吃一頓豐盛的大餐,雖然科學家仍在研究進食量和用餐時間對健康產生的影響,但他們明確的認為,晚餐時間最好不要吃得太豐盛。

哥倫比亞大學助理教授努爾·馬卡雷姆(Nour Makers)提到,有研究顯示,晚上攝取較多卡路里的人,罹患肥胖症、2型糖尿病、高血壓和炎症的風險更高。

「體內調節細胞功能的生物時鐘可能為部分原因」,波士頓生物學項目主任弗蘭克·AJL·謝爾(Frank A.J.L. Scheer)在文中說明,由於身體在早晨時已做好吸收營養、提供能量的準備,因此很適合大吃一頓;隨著時間的流逝,肝臟和胰腺等代謝器官的反應也會逐漸變慢。

謝爾與研究人員在血糖水平方面看到了顯著的影響,「若在早上和晚上各吃一頓一模一樣的餐點,晚餐後,你的血糖峰值會更高,且停留在高點的時間也會更長」。

另外,加勞萊也補充,當體內的退黑激素在睡前升高,就會抑制胰島素分泌,這會使血糖調節變得更加困難,「不僅提高罹患慢性病的風險,也會導致脂肪在睡眠中儲存」。

事實上,根據2022年對九項減肥試驗的一項回顧中,研究人員發現,在早餐或午餐中攝入最多卡路里的人,他們的胰島素、葡萄糖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指數也會更好。蘇格蘭營養學教授亞歷山德拉·約翰斯通(Alexandra Johnstone)也建議,「如果人們將早餐當作主餐,一整天的飢餓感會隨之減少」。

卡路里 減肥 糖尿病 紐約時報 肥胖 膽固醇 高血壓

延伸閱讀

別以為輕微脂肪肝沒什麼!肝臟醫警告「10年演變棘手疾病」最終恐奪命

怕便祕芭樂不敢連籽吃?營養師揭芭樂籽「4大意想不到好處」 還能幫助減肥

喝豆漿減肥輕鬆瘦下3公斤!何時喝、喝多少是關鍵 三餐也要正常吃

晨間慢跑讓血糖不降反升?糖尿病專科醫點名「血糖飆高」4大誤區

相關新聞

冷氣團來襲!4縣市低溫特報 最冷跌破10度凍到明天

受到大陸冷氣團影響,中央氣象署針對4縣市發布低溫特報,影響時間持續到明(24日)晚上,其中新北市低溫下探10度。

急診塞爆程度「前所未有」 護理師連上16小時班崩潰:撐不下去

全台各縣市的醫院急診壅塞,從去年底到現在,情況仍未好轉。衛福部於二月上旬預估,急診塞床狀況大約2、3周會漸趨緩。不過,台...

病患一路北上找ICU床位不敵病魔離世 護理師:年後急診紫爆

農曆春節迄今,各大醫療院所的急診室爆滿,但是急診醫護人力十分吃緊,拉長了整個診治流程。麻醉專科護理師林費茱在社群平台分享...

國外研究:過度依賴「這些」設備 恐導致嬰兒延遲發展

嬰兒彈跳椅、學步車及汽車安全座椅,帶給父母便利的育兒空間,不過有專家擔憂,這些安全設備可能弊大於利,不僅延遲嬰兒的發展,也可能影響其學步能力,甚至有機會增加肥胖的風險。專家也將這種現象命名為「容器嬰兒症候群(Container Baby Syndrome)」。

台鐵第2波從業人員甄試正取699人 3220人拚筆試爭入職門票

為補足人力,台鐵啟動第2波從業人員甄試,預計正取699名、備取1122名,共吸引5447人報名,今天台北、台中、高雄、花...

國外研究發現早餐要當主餐 這1時段吃太豐盛罹病風險高

許多人常會因減肥而不吃早餐,進而導致午餐、晚餐吃得更多,甚至會在睡前嘴饞點宵夜來吃。不過,究竟哪一餐才是一天當中最重要的?研究發現,晚上攝入較多卡路里的人,容易提高肥胖症、2型糖尿病、高血壓和慢性發炎的罹患率,因此,最好不要把晚餐當成最豐盛的一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