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習近平首發聲!會見西班牙首相 強調「關稅戰沒贏家」:不懼打壓

抬頭驚見樹上有顆全白毛球 真實身分竟是「機率10萬分之1」傳說級生物

紐約直升機墜河瞬間畫面曝光!機身解體 螺旋槳也噴飛

35歲葉欣眉罹直腸類癌!醫:糞便潛血難查 健檢才能發現

35歲胡瓜子弟兵、主持人葉欣眉自曝健檢時被檢出0.8公分直腸神經內分泌瘤。本報資料照片
35歲胡瓜子弟兵、主持人葉欣眉自曝健檢時被檢出0.8公分直腸神經內分泌瘤。本報資料照片

35歲胡瓜子弟兵、主持人葉欣眉自曝健檢時被檢出0.8公分直腸神經內分泌瘤。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朱光恩表示,神經內分泌瘤過去稱為「類癌」,介在癌症與非癌症之間,且與大腸息肉不同,患者不會有糞便潛血,必須透過健檢才會發現,這類神經瘤仍有癌化可能性,建議民眾一旦檢出,應透過內視鏡或外科手術切除。

朱光恩表示,民眾熟知的大腸息肉,其生長部位是在粘膜上皮組織,神經內分泌瘤病灶,則位於粘膜下方,可能發生於消化道任何一處,以直腸最為常見,多數病患腫瘤都在1公分以下,雖為「類癌」,但置之不理仍可能嚴重癌化,自己多年前收治一位病人,就因直腸神經內分泌瘤未處理,導致腫瘤轉移至肝臟,最終因肝衰竭去世。

「神經內分泌瘤通常沒有症狀,不像大腸息肉、腺癌,會讓患者出現糞便潛血陽性反應。」朱光恩表示,要揪出神經內分泌瘤,定期健檢是不二法門,建議45歲以上民眾應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若具家族史民眾,建議提早5年,40歲開始就要接受檢查,若家中有多位親屬都罹患大腸癌,則建議35歲左右就要開始檢查。

朱光恩說,神經內分泌瘤處置方式,若腫瘤大小較小,可透過粘膜切除術,以內視鏡手術切除,避免夜長夢多,若腫瘤大小較大,則因為直腸腸壁較薄,手術過程中深挖恐有穿孔風險,建議要由傳統外科手術切除。不論何種術式,民眾只要腫瘤拿乾淨就不必擔心,在門診定期追蹤即可,且神經內分泌瘤癌化速度慢,民眾不必過度恐慌。

神經內分泌瘤相對少見,但也不算罕見,朱光恩表示,自己執業生涯中,約遇到30、40位神經內分泌瘤患者,而不論何種類別,全球大腸直腸癌均呈現發生年齡下滑問題,自己近期也遇到一位32歲女性患者,經大腸鏡檢出嚴重大腸癌,呼籲民眾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或糞便潛血檢查。

35歲胡瓜子弟兵、主持人葉欣眉自曝健檢時被檢出0.8公分直腸神經內分泌瘤。圖/取自葉欣眉臉書
35歲胡瓜子弟兵、主持人葉欣眉自曝健檢時被檢出0.8公分直腸神經內分泌瘤。圖/取自葉欣眉臉書

患者 手術 腫瘤

延伸閱讀

葉欣眉驚傳罹「類癌」!緊急動刀摘除腫瘤病倒畫面曝光

生育不是單是女人的事 議員籲竹市孕前健檢也補助男性

狂熱吃遍1000種蛋沙拉三明治 29歲男獨衷猛嗑的健檢結果令人意外

下鄉蒐集孩童血液? 國健署曝目的:不妨當免費健檢

相關新聞

晚間雨勢趨緩!下一波鋒面將來襲 周末慎防凶猛雨彈

氣象署表示,今晚雨勢趨緩,下一波鋒面預計12日至13日清晨影響,中部以北有局部大雨;13日白天起東北季風增強轉涼,北部整...

「搭捷運20幾年沒看過」淡水信義線豪雨灌車廂 北捷回應了

受到鋒面影響,台北市今天出現豪雨,北捷淡水信義線由於半開放式站體,導致大雨沿著車廂門流進車廂。北捷表示,已動員車站清潔人...

網路成癮就醫人數 3年增2倍

我國於四年前將「網路成癮症」列入疾病治療項目,健保署統計就醫人數,一一○年二九四人,一一三年增至八八一人,患者以十三至十...

膝關節損傷不只能換人工關節 還可用軟骨再生微創手術

台灣老年人口逐漸成長,退化性關節炎愈來愈普遍,膝關節軟骨磨損不可忽視,若能提早發現並治療,就可選擇軟骨再生修復,避免走到...

紫紗裙女子站鐵軌拍花旗木美照 網友罵:不要命了

彰化縣二水鄉員集路的花旗木正盛開,清明連假期間吸引許多遊客前來賞花,但最近有網友po網一名紫紗裙女子竟跨越護欄,站在集集...

台鐵漲票價6月23日上路 北花漲32%

美國對等關稅風暴來襲,台股昨暴跌二○六五點,交通部卻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宣布,行政院已核定台鐵票價調整案,平均漲幅百分之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