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點在病房不只換藥 她撐起病人生命最困難的瞬間

醫院護理師工作辛苦,人力一直流失、短缺,但仍有人堅守崗位,無私的奉獻照顧病人。擔任護理師的蕭亞芝在臉書「我們是四胞胎 全新生活Vlog 」專頁分享照顧一名患者的情形,她為病人換藥、清洗褲子、換床單,雖然這些不是她的工作範圍,但卻做得毫不猶豫,因她希望能做別人不會做的事,把護理專業活成愛的樣子,該文一出獲得廣大的回響,目前已有一萬則留言,4千多次分享。
蕭亞芝說,某個夜班於凌晨一點時,去幫一位男性病人換藥,在走進病房前,病房護理師提醒她,「這個病人態度很差,妳自己小心應對。」當她一走進病房,一股濃烈的傷口惡臭味撲鼻而來,這時病人的床單早已被大量傷口滲出液浸濕,病人就蜷縮在床邊,用棉被蓋住頭睡覺。
這時,她輕聲問他,「你這樣睡,不會不舒服嗎?」由於病人的雙腿嚴重水腫、滲液流不停,雙腿腫脹到褲子幾乎脫不下來。她心裡不禁疑惑,這麼大範圍的傷口,平常是怎麼換藥的?
為了幫病人換藥,蕭亞芝請病人先脫褲子,但病人說,「很難脫!你直接幫我把褲子剪開!」她問:「你還有其他褲子嗎?要不要請家人帶過來?」病人冷淡地說,「沒有!我獨居,沒有家人!」她沉默了一下,沒再多問,只是慢慢幫他把褲子脫下。
接著,她提著那條沾滿滲液的褲子走進浴室,熱水一沖下,整盆水瞬間變成深黃色,味道刺鼻到難以忍受。她強忍著內心的不適,一口氣洗了四次,終於洗乾淨,晾在一旁。「就在那一刻,我突然由衷佩服自己。因為我從事臨床工作這麼多年,從沒幫病人洗過褲子,畢竟,這不是我的工作範圍,但我卻做得毫不猶豫。」
接著,蕭亞芝協助病人慢慢扶著點滴架,走進浴室洗澡。病人問,「你們有清潔用品嗎?」她說,「沒有!你就用清水沖澡。」在病人沖澡時,她幫忙換了乾淨的床單、棉被和枕頭套,「其實這也不是我的工作範圍」。
等病人沖好澡,蕭亞芝請他坐在馬桶上,用整瓶生理食鹽水幫忙仔細清洗大範圍傷口,再一層層覆蓋大棉墊、紗繃包紮。病人望著她胸前的識別證,眼神充滿感激地說:「妳叫蕭小姐嗎?真的很謝謝妳…我衷心祝妳賺大錢!」她笑著回答:「在醫院工作哪有可能賺什麼大錢!」
最後,病人終於乾淨、舒服地躺在病床上,安心入睡。蕭亞芝說,這一切,從協助脫褲、清洗、換床單、換藥,整整花了一個半小時。而她的入院病歷還一大堆沒打呢,她推著換藥車走出病房,笑著對病房護理師說,「我們醫院有沒有年度最佳NP(專科護理師)獎,可以頒給我了」,對方回答,「沒有啦,妳自己頒給妳自己」。
蕭亞芝隔天,一樣又上夜班,護理師一看到她就說,「妳完了啦!這個病人白班拒絕換藥,說一定要等妳來換!」她走進病房,他馬上抱怨:「外助換藥超隨便!」她笑著回答:「我們醫院外助換藥是最專業的!只是白天真的太忙,除了急診、病房,還要支援開刀房,哪有辦法像我半夜這樣慢慢來!你的傷口需要每班換藥,不能只等我!還有,每天都要洗澡,這樣身體才有抵抗力,傷口才會癒合!」
蕭亞芝連續照顧了他三個夜晚。在第三天,她告訴病人,「我明天開始休假了。接下來,不會負責這個病房,你自己要多保重!」病人沉默了一下,低聲說「謝謝妳!」後來,病人從原本嚴重的傷口感染與全身虛弱,逐漸恢復,最後順利出院,這段住院旅程,總算劃下句點。
蕭亞芝說,她也再次明白了一件事,她的人生從不屬於誰,卻能在病人最孤單、最脆弱的時刻,成為他們生命中,一道最溫暖的風景。正是這些微小卻真實的時刻,提醒她,「護理」從來不只是技術與照護,而是用專業與同理,撐起病人生命中最困難的瞬間。
這份「被需要」的價值,正是支持她繼續走在護理臨床路上的力量。然而,現在護理人力一再被壓縮,我們曾經以愛與專業撐起的照護品質,如今已難再被允許存在。她希望能做別人不會做的事,把護理專業活成愛的樣子,最後她也PO出病人請的飲料。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