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胸肉真空包裝好安心?營養師示警恐養1害菌 「拆開即食」易中鏢

健身者常食用雞胸肉,主要是因為它高蛋白、低脂肪,有助於增肌減脂。營養師蔡正亮呼籲,真空包裝的雞胸肉雖然寫打開能食用,但也隱藏著被「肉毒桿菌」汙染的風險,比其他有害菌還要危險數十倍,建議:「最好還是經過加熱再食用」。
營養師蔡正亮在臉書發文,表示現在運動風潮和低GI飲食風氣崛起,許多人會選購便利商店貨架上各種口味的雞胸肉。他的一位朋友就喜歡吃,並且認為是「真空包裝」所以絕對安全;朋友也知道加熱後比較好吃,但因為擔心加熱後沒立刻吃完會壞掉,加上包裝袋上寫「打開即可食用」,所以一直是冷著吃。
蔡正亮透露,朋友的答案對了一半,真空包裝的確可以隔絕空氣,減少細菌入侵,但有種自然界的菌叫「肉毒桿菌」,其特性就是不愛空氣、不耐酸,卻很怕熱,雖然真空包裝寫打開即可食用,但加工過程中,如果疏忽導致汙染,可能就有潛在風險。
蔡正亮表示,面對肉毒桿菌,自保才是正解,肉毒桿菌會產生休眠的孢子,更容易藏在真空包裝食品裡,特別是低酸性的食品,如肉品、醃漬蔬菜等等,且無氧狀態下,肉毒桿菌更容易存活,即使放在冷藏櫃裡,食用前最好還是「加熱後再食用」,才是最有保障的方式。
蔡正亮解釋,肉毒桿菌產生的毒素不耐熱,加熱後都能夠破壞,「多一道加熱,多一層安全」,只要加個熱,就能大幅減少肉毒桿菌中毒的風險。
▪️整理包/颱風假放不放?楊柳撲台來勢洶洶 13日停班課區域一覽
▪️楊柳颱風走到哪裡了?看颱風最新動態、即時路徑 5平台吸眾人緊盯報現況
▪️南部風雨即將增強 颱風論壇:山脈再也屏障不了 午後是真正的颱風天
▪️侵台颱楊柳太凶猛 登陸點附近及北側測到15級陣風
▪️楊柳颱風下午1時登陸台東太麻里 傍晚出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