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榮民之家手作潤餅迎清明 喚起百歲榮民童年回憶

清明節前夕,新竹榮民之家特別為養護住民舉辦潤餅手作活動,讓長輩們重溫傳統節慶的溫暖記憶,更在親手製作的過程中,享受團圓與回憶交織的幸福時光。主任白恩惠及副主任鍾翔宇,特別陪伴榮民楷模劉明芝及百歲榮民鄭亞倫一起捲製潤餅。
榮民蘇伯伯一邊包潤餅一邊回憶:「小時候我們家裡也會包潤餅,媽媽總是說潤餅象徵豐收與團圓,吃了可以平安健康。」帶著大家一起動手做潤餅的盧媽媽也叮嚀,潤餅要包得扎實,皮不能破,吃起來才好吃。
考量部分住民因牙口不好無法咀嚼潤餅,新竹榮家也準備了質地調整後的羊肉粥,讓長輩們不錯過佳節美食,溫暖可口的粥品讓住民們吃得津津有味,直呼:「好吃又懷念!」
白恩惠表示,潤餅習俗源自清明節前一日的寒食節,這項傳統也深植於台灣文化,在清明節前都會準備潤餅,全家人圍坐一起包裹餡料、話家常,象徵團圓、溫暖與感恩。
這次活動新竹榮家也準備傳統潤餅的各式內餡,從炒高麗菜、豆干肉絲到花生糖粉,色香味俱全。住民圍坐一起,仔細挑選自己喜愛的食材,親手包裹出屬於自己的潤餅捲。
白恩惠指出,潤餅手作不僅讓住民重溫節日氛圍,同時也能提供視覺、嗅覺、觸覺和味覺的刺激,訓練手部協調力,並在住民的互動過程中,增進人際交流,帶來心靈上的愉悅與滿足。透過潤餅香氣,串聯起過往歲月的回憶,讓手作活動更加溫暖有意義。
白恩惠表示,透過這類文化活動,希望讓住民們感受到家的溫暖,也期待長輩們能夠在這裡安心、快樂地生活,讓榮家成為真正溫馨的「家」。未來,榮家將持續規畫多元化的節慶與文化活動,讓長輩們在歲月流轉中,依舊能品味傳統、共創美好回憶。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