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漂生去年318宗遭電話詐騙 疑升學顧問黑中介洩密

香港警務處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全年共錄得318宗內地赴港學生遭電話詐騙的案件,損失金額高達2.35億元(港幣,下同,約3024.5萬美元)。每年2月至3月是港漂籌備赴港升學的旺季,拉開詐騙集團部署騙案大戲的帷幕。
文匯報報導,香港警方近日受訪時透露,升學顧問中介洩密是其中一個調查線索,甚至有港漂學生在港使用的手機號碼也是由中介申請及提供。警方將在港漂生赴港的四個階段展開反詐策略,由港漂赴港前的教育到入學後全方位宣傳支援,同時與內地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國家移民管理局及國家反詐中心等部門,針對學生及家長提供專門防騙教育,構建多層次的防騙網絡。
港漂學生受騙案件頻頻發生,詐騙分子通過多種途徑獲取學生個人資料,並利用這些信息精心設計騙局,據了解,升學顧問或中介公司可能是其中一個重要洩密來源。
這些中介掌握了學生大量的個人資料,香港警務處臨床心理學家馮浩堅表示,「中介甚至可能全程參與學生的安置過程,包括協助學生赴港後的各項安排,例如開設銀行戶口、辦理電話卡等,提供一條龍式的服務。在此過程中很容易獲取學生的個人資料。」
另一個重要的風險環節是申請電話卡和其他登記流程。警務處商業罪案調查科警司李蔚詩透露:「我們發現,在一些案件中,港漂學生的香港電話卡早在內地已經拿到手,但要等到抵港後才啟用。這些電話卡很可能是他人贈送的,但對方可能別有用心。」
警方又不排除騙徒用科技手段或非法購買方式獲取其個人資料,「騙徒的作案手法並非隨機撒網,而是針對性極強的精準詐騙。」
學生的網上活動也可能導致個人信息外洩,馮浩堅說:「甚至隨意瀏覽一些來歷不明的網站或下載程式,都可能被植入木馬程式,導致資料洩露;即使是日常在網上購物時填寫的個人信息,也可能成為資料外洩的來源。」詐騙集團在掌握學生的資料後,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及建立詐騙劇本,「不排除在不同的社交平台跟蹤你的資料,然後做AI分析。」
資料洩露帶來的影響不僅限於經濟損失,還伴隨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有學生在短短兩個月內損失50多萬元,他們可能因內疚感到自責,擔心連累家人,甚至出現輟學或害怕遭到報復的情況。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