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生命禁區」…DeepSeek助攻 82歲癌患超難手術成功

四川省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團隊近日為一名82歲腎盂癌合併下腔靜脈癌栓的高齡患者實施根治性手術,患者術後順利復健。據悉,這場跨越「生命禁區」的醫療實踐背後,是DeepSeek人工智慧系統與虛擬三維重建技術的深度賦能,為外科實踐發展提供了極具價值的樣本。
紅星新聞報導,82歲的王爺爺(化名)一個多月前在某醫院被確診為「右側腎盂癌伴下腔靜脈癌栓」,因心臟和全身情況不好,醫院沒有給他手術。王爺爺需每晚口服止痛藥維持睡眠,癌栓已完全阻塞下腔靜脈,並逐漸出現雙側下肢水腫,癌栓伴隨血栓隨時可能脫落,引發肺栓塞導致猝死。
2月2日,王爺爺找到了省立醫院泌尿外科主任熊瑋。此時的王爺爺雙下肢水腫嚴重,行走困難。
腎臟腫瘤合併下腔靜脈癌栓的手術是泌尿外科頂尖難度的手術之一,也被稱為「皇冠上的明珠」,手術風險較高,不確定因素較多。而腎盂癌繼發的下腔靜脈癌栓更是增加了手術難度。
「過去這類患者往往被迫選擇保守治療,但透過多模態評估和技術賦能,我們看到了手術治癒的可能性。」熊瑋表示,醫療團隊決定迎難而上,而破局的關鍵在於兩大技術利器的應用。
據報導,熊瑋醫療團隊在既往豐富癌栓治療經驗的基礎上,利用DeepSeek輔助形成個體化圍手術期管理方案、採用高精度CT成像融合三維重建技術,構建出精準的「數字脈管系統」,手術團隊在術前制定了詳盡的手術方案,包括手術最優步驟、手術路徑、術中出現各種情況的應對措施等。
經過四個多小時的緊張合作,手術實施完美,其中,從下腔的靜脈阻斷、重建完成至重新開放僅用時49分鐘。術後,王爺爺沒有進ICU,直接回病房接受進一步復健治療,術後第三天即能下床活動。如今,王爺爺腎功能正常,雙下肢水腫完全消失,預計很快就能出院。
躺在病床上,王爺爺對手術團隊豎起大拇指,他表示,「這麼重的病,但手術非常成功,我感覺恢復得很好。」
據悉,DeepSeek與三維重建技術突破高齡複雜手術難題,背後是DeepSeek系統透過百萬級手術案例學習,迅速高效形成結構化的四個關鍵步驟評估與策略設計,醫生稱之為:風險預警、用藥決策樹、康復路徑圖、併發症雷達。就風險預警來說,是就術前、術中及術後風險節點進行精確預測,整合心肺功能、營養狀態等參數,術前逐一化解風險點。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