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邊喊團結邊政爭,賴清德心情愉快嗎?
儘管府方聲稱賴總統未討論「出場」大罷免,但並未否認他參與柯建銘和閣揆卓榮泰的討論,顯示他參與甚深,只是在斟酌最後「臨門一腳」的時機。先前,外界以為柯建銘號召大罷免是「自作主張」暴走演出,實際上賴清德不僅默許,還參與討論獻策,並不斷配合演出。「賴柯雙簧」的調性,就是由賴清德以總統高度呼籲「團結」與「和諧」,柯建銘則以末代總召的悲鳴號召「大罷免」,兩人一唱一和,逐步把大罷免引燃成一片火海。
五十二件立委罷免案,是什麼意義?全國立委總席次計一一三席,扣掉卅四席不分區,計有七十九席區域立委。換言之,現任七十九席區域立委,將有六成五以上被捲入罷免風暴。如此大規模的罷免,已接近一次全面改選,這在全球民主國家中恐聞所未聞。本屆立委就任剛滿一年,無論執政黨或在野黨立委都未見重大的失職或敗德行為,但只因柯建銘帶頭煽風點火,一堆人無緣無故就要遭到「罷免」,這豈是一個成熟、有素養民主國家的作為?
大罷免基本上就是全面燎原的「仇恨動員」,不需要理由,只要不斷地指控造謠、抹黑抹紅,就能撩撥民眾怒火,冷靜的公民也只能被迫加入。柯建銘是不分區立委,不會成為罷免對象,他在乎的只是自己「最後的總召」要幹得轟轟烈烈,為民進黨立下「名垂青史」的汗馬功勞,手段再醜陋也無所謂。但像前書記長蔡易餘,即因地方罷免壓力太大,不願再擔任黨團幹部。也因此,民進黨團本屆幹部職務,大都改由不分區立委擔任。這種情況,由「民意代表性較低」的不分區立委,主導罷免「民意代表性較高」的區域立委,從任何角度看,都是極「病態的政治」。
更可議的,是賴清德和柯建銘合作演出的「和戰雙簧」。一開始,外界以為柯建銘高唱大罷免,只是他個人脫線演出,並非民進黨選擇的路線。讓人不解的是,賴總統在各個場合不斷呼喊「朝野合作」、「社會團結」、「國和萬事興」,卻依然放任柯建銘持續進行仇恨動員。迄今,人們才知道,原來賴、柯等人一直在討論大罷免的進行,包括如何搭配行政院對國會法案的「覆議」及「釋憲」製造話題。亦即,賴清德的團結與和諧呼喊,不過是搭配柯建銘的「主戰」論調演出,表面上維持元首的高度,終究只是一場「以和引戰」的完美政治雙簧罷了。
賴清德是民選的國家元首,他卻自甘紆尊降貴,配合柯建銘演出政治鬥爭戲碼,令人驚訝。柯建銘是個工於心計卻缺乏理念的過氣政客,他發動的大罷免豪賭,是拿民心、國運和賴清德的正當性為賭注,自己則不費分文。面對柯建銘的豪賭,賴總統卻天真地跟進下注,隨著他的仇恨節奏起舞,絲毫不顧自己的責任和人民對政治煙硝的反感。賴清德有沒有認真想過,綠營能從這次大罷免扳回幾席?經過這場政治惡鬥的黑暗期,選民還會覺得賴清德是合適的領導人嗎?當川普的壓力不斷增加,台灣卻陷在大政爭泥淖,賴清德的心情真的愉快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