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天倒數 台灣沒有樂觀的本錢
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暫緩九十天,雖讓國際鬆口氣,但這本為川普反覆無常的典型決策習性。關稅實施延後,絕對不是結束,台灣完全沒有樂觀的本錢與空間。
川普的第一任期,以對中國的強硬姿態打響貿易戰號角;然而,在二○二○年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簽署時,川普仍不忘提及習近平是「很好的朋友」。越南曾是最大轉單受惠者,卻旋即成為下一波關稅對象。川普直言,越南占美國便宜比中國還嚴重,不僅將其列入匯率觀察名單,還指控其協助台灣與南韓「洗產地」,對其鋼鐵課徵高達四五六%的懲罰性關稅。台灣當年主動調整出口策略、降低對中依賴,也未獲美國關稅豁免,還成為出超國打擊名單的首要對象。
即使眼前有九十天緩衝期,政府仍須檢視現有籌碼,評估是否能談、如何談。別忘了,爭取美方減免的「萬國朝美」隊伍已有超過七十國,台灣到底「掛幾號」沒人知道。賴政府的「因應方案」:美國想要的產業,我們奉上;美國想賣的東西,我們來者不拒;美國沒想到的採購,我們也主動列好清單。這不是談判,是自首悔改的通報。
民進黨政府在經貿談判上長期毫無策略,折衝樽俎的藝術完全缺席。在軍事與地緣戰略上,美國確實重視台灣;但在經貿方面,商務部、財政部與貿易代表署等單位對台本非友善,台灣不僅在匯率操縱國的觀察名單上,也常因本地法規而遭美方指點。美方對台經貿強硬已非今朝今夕,但政府往往以「台美關係史上最好」來粉飾太平。也因為這樣,縱使開放萊豬進口、天然氣採購長約,甚至是國家戰略資產台積電赴美設廠等,卻幾乎未獲任何對價,曾經夸夸其談的FTA、CPTPP或安全承諾等皆落空。
現政府推出八八○億補貼預算以為因應,卻可能再被美方重擊。當年美國「三○一調查報告」,就曾痛批中國對國內特定產業的政府補貼等扭曲市場的行為。如今台灣突然宣布八百多億紓困,內容如果涉及補貼、低利率貸款、賦稅優惠,恐又被美方扣上「干預貿易」的帽子。
行政院表示將「比照美加墨自貿協定從零關稅開始談」,卻忽略早有FTA的加拿大與墨西哥,仍遭美方關稅重擊並反制。台美FTA多年毫無進展,如今卻寄望在川普關稅至上的格局中突破,顯然缺乏專業依據。
最大的希望、最壞的打算、最好的準備,應是政府的基本態度;但我們看到的卻是一味迎合、毫無準備的災後應對。希望未來的談判不要再輕掀底牌,否則台灣只能用民生為代價,替政府無牌上桌埋單。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