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脫中入北 恐落雙殺困境

川普宣布課徵「對等關稅」,後又宣稱因超過七十五國與美方聯絡談判且未採報復行動,高額關稅措施暫停實施九十天,包括台灣、日本、南韓、歐盟等皆改為百分之十的基準關稅,惟獨對中國徵收關稅提高至百分之一二五,復因芬太尼問題課徵關稅,疊加後達百分之一四五,顯然美對中報復性關稅的針對性極強。
為此,賴清德總統在聽取學者報告後,極度讚賞「脫中入北」戰略,欲藉此提振台灣經濟發展。所謂「脫中入北」,其實是「脫中入美」的替代詞,是民進黨既有抗中保台路線及聯美抗中戰略的升級版。
首先,台投資及經貿政策應避免過度集中美、中。面對川普最初宣布的對台課徵卅二%關稅,儘管尚有九十日談判緩衝期,民進黨政府應跳脫台美關係史上最佳或過度倚美的政治宣傳,務實思考分散台灣全球經貿布局在美中市場的占比。台灣高度依賴外貿,扣除轉口貿易後,台貨品總貿易額仍達GDP九成以上。
美國是台灣第二大外銷市場,僅次於中國。台對外貿易過度依賴美中兩大國,皆有弊端;對中過度依賴,招致對岸農漁水產品經濟反制、降低十二項石化產業、一三四項傳統製造業及卅四項農產品關稅減讓優惠、二五○九項商品貿易壁壘調查成立。至於對美順差增加,則引來川普批評搶走美國勞工工作機會,並以對等關稅報復性威脅。是故台灣應分散投資布局全球,而非單一傾斜美中兩大強權。
其次,台商可能從對等關稅高漲的東南亞國家回流台灣。東南亞生產基地的對等關稅高於台灣,在台生產成本比在柬埔寨、越南、泰國等少,短期內利於東南亞台商回台投資生產;或調整供應鏈結構,讓海外工廠製造半成品再回台組裝,在具更佳競爭力的稅賦條件下出口至美國,但此恐不利推動新南向政策。
再者,民進黨政府難以採取貿易報復手段。儘管民進黨政府一開始曾表達對等關稅措施「強烈不合理,將嚴正交涉」立場,但迄今未如中國一樣採取報復措施。民進黨政府尚冀圖川普政府協助其抗中保台路線、聯美抗中戰略及一邊倒政策。儘管台積電赴美投資累積一六五○億美元,賴總統也說國防經費將提高至GDP百分之三以上,但美國對台對等關稅仍高於其他盟邦,顯然川普府認為台無論是對美投資或國防經費,投入仍嫌不足。
最後,對等關稅凸顯美中競爭加劇。這次關稅大幅調升主要集中在中國、越南、泰國、台灣等地,各國大多對美採取降低關稅甚至零關稅因應,中國則提出反制。台灣在川普的對等關稅名單中被列為「Country」,這並非僅是簡單文字表述而已,實或隱含美視台為印太戰略棋子的圍堵中國角色。
賴清德倡議「脫中入北」的政治投名狀,但台灣一旦在美中間兩頭落空,將面臨遭「雙殺」之厄運。故調整失衡的國際戰略及對抗性的兩岸路線有其迫切性,「脫中入北」無法跳脫抗中保台及聯美抗中一邊倒的戰略困窘;應調整為和中保台、友美和中的平衡戰略,並盡力參與國際經貿多邊組織框架以避免被邊緣化。此刻,應是台灣最佳的戰略調整機遇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