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缺15到20萬本…外交部:預算遭刪 估10月後護照安全存量吃緊

高雄日式飯糰店被砸 律師願以3.3萬出租30坪店面「搬來台北吧」

台股收19,106點下跌288點 台積電收835元下跌15元

大動作辦藍反罷免的法律迷思

近日各地檢調機關人員傾巢而出,大舉偵辦藍營在台灣各地反制民進黨大罷免的反罷團體,並派員搜索藍營地方基層黨部。昨天,又傳檢方搜索約談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書記長初文卿、總幹事姚富文、第一區黨部執行長曾繁川等到案,並以四人有串滅證之虞,依偽造文書、違反個資法等罪向法院聲押禁見。

檢方偵辦之舉,可謂近年來司法史上少見的驚天之作,引起許多議論,批評檢察機關「只辦藍不辦綠」、「標準雙標」、執政黨高舉司法大刀對在野黨發動刑事偵辦,用意實為移轉「綠營共諜」案的失政焦點,也有製造寒蟬效應,冷卻藍營正要啟動的反罷二階連署的意圖。

從法律觀點來看,選舉活動及選務作業,係由政府專設的機關負責規畫及辦理;而公職人員罷免案則依由人民一方發起,於罷免案領銜人員開始收集提議及連署的過程,皆單由領銜人員「私人」辦理,這些「民間人員」並未享有戶政役政機關的國家公權力、亦未掌握國家所擁有的公民個資,權能上無法接近利用戶政機關管道,辦理提議人及連署人身分、設籍等個資正確與否的查核。

故司法實務上,司法機關類對於「罷免提議前或連署前已經死亡的錯誤情事」,率皆以此為由,認為「尚難期待領銜人員得以事先發覺連署者已經死亡之事實」,而將領銜人員「繩之以法」,而不認定檢成行使偽造私文書罪責。

發生於四年多前的韓國瑜罷免案,高雄地檢署即在由韓國瑜對罷韓團體及中央選委會主委所提出的「死亡連署刑事告訴」一案中,以上述理由,對於罷免案領銜人及中選會主委李進勇,作成不起訴處分,此參高雄地檢署一一○年偵字第四號及第五號案件的不起訴處分書,即有詳細的說明。

其次,另據檢調單位指稱,藍營在爭取提議及連署過程中,涉及「流用」黨員資料,而有違反個資法一節云云。個案事實如何,筆者無從臆斷,惟有關「罷免提議與連署『流用』黨員個資」行為,自法律觀點而言,筆者認為並無違反個資法,原因在於,「參加政黨為黨員」屬人民依據憲法上所保障「參政權」的體現;而經依法設立的政黨,依法須向主管機關內政部報備黨章。依中國國民黨黨章規定,「黨員應遵守黨的政策、決策及有關決議的義務」,由此可知,參加國民黨黨員,依照黨章規定,本即有同意並支持罷免綠委提議案的義務,違反規定者,即屬「違反黨章」規定,所屬政黨可以對其停權、撤銷或開除黨籍處分。

從政黨法法理以觀,「黨員既應支持所屬政黨提出的罷免案」,邀請黨員加入提議及連署,並運用黨員原先提供的既有個資,法理上應屬有權的使用,何來違法利用個資之有?

筆者強調,台灣常辦公職人員選舉,實務上所有參選政黨每逢選舉期間時,為求候選人勝選,皆必將政黨所蒐集建立、掌有的所屬黨員個人資料,提供政黨所推薦參選人利用,此種「進入選舉期間的黨員個資利用行為」,應解釋為黨員加入政黨為黨員時,原本即「事先概括同意」的個資利用承諾,我們千萬不能因為罷免案較為少見,而忘卻「黨員個資利用行為」所具有的免責特性!

個資 罷免

延伸閱讀

戰獨裁 國民黨Q版貼紙曝光「大罷免若贏院長柯建銘」

民進黨基市宣講搭配臨時連署站 促罷免二階達標

影/2領銜人被帶走問話 高雄雙罷劫團隊赴調查局要求放人

綠色恐怖發酵!高雄雙罷劫遭搜索 藍營籲檢調公正辦案

相關新聞

賴清德與川普的孩子氣

民主政治是一系列兼具說服、妥協與成熟布局的制度化角力過程。然而現實體驗,我們發現目前民主殿堂的政治操作,卻更像幼兒園的遊...

因應關稅變局 國產魚需轉型

美國對台灣農漁產品調整關稅架構的趨勢,為長年仰賴對美出口的台灣漁業帶來壓力。例如,去年全台台灣鯛輸美總計一萬三千餘噸,價...

川普新海鮮政策 漁業署看到了嗎

美國總統川普十七日簽署行政命令,宣示啟動「美國優先海鮮戰略」,透過鬆綁商業捕撈限制,以及免受外國「不公平貿易影響」等措施...

地球日需要政策而非儀式

為慶祝四二二地球日,環境部於十九日起,舉辦包含全民淨街、綠能蔬食園遊會、繪本短劇公演等一系列活動,號召萬人響應。長官們在...

世界地球日的真諦

四月廿二日是世界地球日,官方與民間都免不了辦一些環保活動,如淨灘、減塑等。但這些環保行為是我們平常都在做的,重點是要能持...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面向烈火烹油的東南亞

美國總統川普四月二日宣告解放日,並對全球超過一百八十個國家實施關稅戰,藉以消弭貿易逆差。台灣與越南、柬埔寨、泰國等是除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