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視現實的演習太矯情
台灣是極可能爆發戰爭的熱點,海內外環繞台海安全兵棋推演增多。安全威脅日漸緊迫,台灣不僅延長軍事演習天數,範圍更擴及「全社會防衛韌性」動員與民防演練。
兵推和演習都需模擬戰時景況,務實檢驗作戰計畫。台灣舉辦防衛兵推和演習,關注的不只我們,中國對台兵要蒐集用力極深,也有相當掌握。年前,北京藍德信息科技與美國《外交政策》網站,就曾抨擊台軍缺乏軍事行動保密觀念,隨處暴露演習機動路線及部署。其實,台灣演習部隊經常忽視中共北斗衛星、遙感光學衛星、陸地探測雷達的強大清精偵蒐,戰時極易招致嚴重後果。
台澎防衛作戰構想,區分「戰力防護」、「聯合制海」、「聯合國土防衛」階段,有其先後時序重點;然而,共軍攻台能按這個劇本上演嗎?俄烏戰爭啟發,中共攻台傾向全力速戰速決,我軍能否有效回應作戰節奏?估計首波遠火、導彈、自殺無人機奇襲優先目標後,共軍將「平垂多點登島,多向機動殲擊」。面對數十上百戰況同時併發,我軍很難依漢光演習各階段,擁有完整兵火力應變,總指揮所的設施和能量如何順利運作?
兵推和演習的目的,包含檢驗作戰方案,但演練過程也容易暴露我方作戰構想。例如,三軍統帥奔赴國家指揮所、空軍轉場佳山基地,海軍實施遠海疏泊,陸軍進入戰術位置,每年都是必演科目;台灣習以為常,對岸則瞭若指掌。一旦台灣有事,我方如果照章行事,副手接替指揮的機率大增。國外智庫評估「台灣海空軍在開戰數小時後失能」,恐將惡夢成真。
日本前上將海上幕僚長來台參加今年六月民間兵推,看到台灣「用昭和戰術打令和戰爭」,深有感觸。事實上,台灣後備動員仍以二十世紀的通聯方式,應對廿一世紀的戰爭。檢視兵役法施行法訂定的召集規則,國防部透過防衛動員署逐級開啟動員機制,動員召集令為紙本,仍由各縣市鄉鎮基層員警登門遞送。
儘管近年俄烏戰爭、以哈戰爭、蜘蛛網行動、雄獅崛起行動,都主打「攻其不備,出其不意」的奇襲,台灣的國防部似乎還堅信,中共攻台必有充分預警時間。這種以「平常心」看待台海有事的動員,還得祈禱共軍鬆散疏忽,未將國防部的動員管理檔案庫列為首波攻擊目標。
二○二二年三月,興達電廠事故導致龍崎超高壓變電所機組跳脫,造成全台五四九萬戶停電數小時。全台總計九八一萬餘戶,查閱台電電廠電網分布圖,共軍數枚火箭砲即可造成全台百分之九十九用戶停電,修復供電至少需要一周以上。台灣供電系統脆弱,戰時物資搶購囤貨,卻選擇缺電又缺貨的全台賣場與超商充當「城鎮韌性樞紐」,這類演習不僅過度矯情,而且十分任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