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劍指傅崐萁?賴清德「團結第七講」移師花蓮 閉門會議引關注

基隆台電大樓安裝冷氣機 工人6樓墜地無呼吸心跳

台師大女足傳霸凌抽血換學分 卓榮泰震怒開鍘教練:全面檢討

人禍致災 選民自己選的

丹娜絲颱風後,賴清德總統視察台南災情。圖/總統府提供
丹娜絲颱風後,賴清德總統視察台南災情。圖/總統府提供

颱風丹娜絲侵襲重創台南,許多災民飽受停水停電之苦逾卅小時。總統賴清德十一日到七股區勘災時,災民紛紛當面開罵,痛批政府事前防颱工作沒做,善後也拖延不力;不料賴總統在回應民眾希望國軍協助清運毀損家具、幫忙屋頂蓋帆布時,竟稱「不能什麼事情都靠國軍」、「帆布那邊有要自己爬」,引發議論。

台灣在民進黨長期執政之下,年年投入大筆預算,卻遇水則淹,尤其是在深綠的南部縣市,這不僅讓人質疑究竟是政黨失職,還是選民應該自甘承擔。從簡單的颱風救災到能源政策、司法改革、財政分配、兩岸關係等,執政黨的許多政策不僅未如預期改善現況,反而造成社會撕裂、經濟困局與民怨四起。

民進黨堅持非核家園政策,在未有穩定替代能源之際就提前關閉核電、大規模開發光電,引發電力吃緊,跳電事故頻傳,並在過去幾年間連續發生大規模停電,企業損失難以估計,民眾生活受擾。當初支持非核政策的選民,如今卻承受著不穩定供電與電價上漲的苦果。丹娜絲颱風過後,南台灣沿岸堆積了大量損毀的光電板,更是嚴重破壞生態,正是「自招之禍」。

近幾年台灣司法逐漸東廠化,更是令人詬病。民主社會司法制度應公正透明,民進黨執政下的司法卻成了打壓在野黨與反對者的工具。從京華城案到罷免案死人連署,檢調動輒以「羈押取供」的方式製造寒蟬效應。當法律最根本的基石,諸如無罪推定、比例原則、證據說話等核心價值受到挑戰與破壞時,手中無權、朝中無勢的平常百姓,心中更是充滿悲憤與哀鳴。

雖然這幾年國家年年稅收超徵,民進黨卻毫無財政紀律,從「前瞻計畫」到各式補助、紓困,政府大撒幣式的財政操作被批評為「買票政策」卻欠缺長遠規畫,導致債務攀升與資源錯置。治國方向逐漸從基礎建設轉向政治操作,施政品質每況愈下;選民卻無視問題、繼續投票支持這樣的執政團隊,終究只能自食其果。

在兩岸關係方面,民進黨對大陸強硬,固然展現了台灣的主體性,長期與中國對抗的路線卻也加劇區域緊張,提升戰爭風險。對內,台海局勢不安導致國防預算暴增、兵役延長,年輕世代成了代價的承擔者;對外,邦交國接連斷交,外交空間逐漸被壓縮,又被美國予取予求。選民若持續支持這種單一路線,未來的地緣政治風險,也只能默默承擔。

民主不該成為免責的藉口,民主賦予人民改變政權的機會,但人民也同樣承受選舉的後果。民進黨長期執政並不是免責的通行證,而是選民用選票背書的。當賴政府政績不彰導致天災人禍,人民除了批評執政黨,更應誠實面對自己的選擇,深自反省檢討。

所謂「禍福無門,唯人自召」,選錯了人就得承擔錯誤的後果,這正是民主制度最現實的一面。真正可怕的不是壞人,而是那群把所有人拖下水、一起遭殃的死忠選民。面對七月廿六日的大罷免,如果台灣人民持續冷漠、不出來投下反對票,那麼好壞也只能由大家共同承擔了!

延伸閱讀

卓榮泰稱發現金1萬元只能買冰箱 黃國昌諷幹話會傳染「關你什麼事」

發現金只能買遙控機?許宇甄批卓榮泰:1萬元是救命錢

【重磅快評】卓榮泰偏愛遙控機 沒聽到人民唱跳樓機?

卓揆指普發1萬只能買遙控飛機 藍轟:高高在上、冷血說教

相關新聞

人禍致災 選民自己選的

颱風丹娜絲侵襲重創台南,許多災民飽受停水停電之苦逾卅小時。總統賴清德十一日到七股區勘災時,災民紛紛當面開罵,痛批政府事前...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數位化繁為簡 個資盡量從簡

前陣子電冰箱突然故障,冷凍不凍、冷藏不冷,卅年老齡電器也該汰換了;趁網購平台年中慶特價期間,上網選購一部能源效率一級的新...

美中氛圍已變 賴出訪難跨「蔡英文障礙」

賴清德總統預計八月訪問南美洲的巴拉圭與中美洲的瓜地馬拉與貝里斯,賴是否可以過境美國,與過境美國的哪裡,受關注程度遠高於出...

賴清德與魔鬼交易 成台灣浮士德

這兩天,網路瘋傳賴清德總統下鄉勘災的短片。賴總統面對處境艱難的災民,無論是態度或回應,都顯得有心無力,甚至被網友剪出「何...

賴過境美本土? 美中關係是變數

賴清德總統傳將於八月出訪我拉美友邦,並將過境紐約及達拉斯,總統府表示如有確定會適時向國人說明。如成行,將是賴總統上任後第...

韓星GD代表的「國族品味戰爭」

韓星GD(權志龍)十一日起連續三天在台北小巨蛋舉辦演唱會,黃牛票被炒到一張六萬元。出生於一九八八年的權志龍,從看待藝人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