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禍致災 選民自己選的

颱風丹娜絲侵襲重創台南,許多災民飽受停水停電之苦逾卅小時。總統賴清德十一日到七股區勘災時,災民紛紛當面開罵,痛批政府事前防颱工作沒做,善後也拖延不力;不料賴總統在回應民眾希望國軍協助清運毀損家具、幫忙屋頂蓋帆布時,竟稱「不能什麼事情都靠國軍」、「帆布那邊有要自己爬」,引發議論。
台灣在民進黨長期執政之下,年年投入大筆預算,卻遇水則淹,尤其是在深綠的南部縣市,這不僅讓人質疑究竟是政黨失職,還是選民應該自甘承擔。從簡單的颱風救災到能源政策、司法改革、財政分配、兩岸關係等,執政黨的許多政策不僅未如預期改善現況,反而造成社會撕裂、經濟困局與民怨四起。
民進黨堅持非核家園政策,在未有穩定替代能源之際就提前關閉核電、大規模開發光電,引發電力吃緊,跳電事故頻傳,並在過去幾年間連續發生大規模停電,企業損失難以估計,民眾生活受擾。當初支持非核政策的選民,如今卻承受著不穩定供電與電價上漲的苦果。丹娜絲颱風過後,南台灣沿岸堆積了大量損毀的光電板,更是嚴重破壞生態,正是「自招之禍」。
近幾年台灣司法逐漸東廠化,更是令人詬病。民主社會司法制度應公正透明,民進黨執政下的司法卻成了打壓在野黨與反對者的工具。從京華城案到罷免案死人連署,檢調動輒以「羈押取供」的方式製造寒蟬效應。當法律最根本的基石,諸如無罪推定、比例原則、證據說話等核心價值受到挑戰與破壞時,手中無權、朝中無勢的平常百姓,心中更是充滿悲憤與哀鳴。
雖然這幾年國家年年稅收超徵,民進黨卻毫無財政紀律,從「前瞻計畫」到各式補助、紓困,政府大撒幣式的財政操作被批評為「買票政策」卻欠缺長遠規畫,導致債務攀升與資源錯置。治國方向逐漸從基礎建設轉向政治操作,施政品質每況愈下;選民卻無視問題、繼續投票支持這樣的執政團隊,終究只能自食其果。
在兩岸關係方面,民進黨對大陸強硬,固然展現了台灣的主體性,長期與中國對抗的路線卻也加劇區域緊張,提升戰爭風險。對內,台海局勢不安導致國防預算暴增、兵役延長,年輕世代成了代價的承擔者;對外,邦交國接連斷交,外交空間逐漸被壓縮,又被美國予取予求。選民若持續支持這種單一路線,未來的地緣政治風險,也只能默默承擔。
民主不該成為免責的藉口,民主賦予人民改變政權的機會,但人民也同樣承受選舉的後果。民進黨長期執政並不是免責的通行證,而是選民用選票背書的。當賴政府政績不彰導致天災人禍,人民除了批評執政黨,更應誠實面對自己的選擇,深自反省檢討。
所謂「禍福無門,唯人自召」,選錯了人就得承擔錯誤的後果,這正是民主制度最現實的一面。真正可怕的不是壞人,而是那群把所有人拖下水、一起遭殃的死忠選民。面對七月廿六日的大罷免,如果台灣人民持續冷漠、不出來投下反對票,那麼好壞也只能由大家共同承擔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