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本島脫離暴風圈!中颱楊柳閃襲釀28萬戶停電 全台8千人緊急撤離

兩岸當借鏡俄烏 無須戰爭尋和平

美國總統川普(左) 與俄羅斯總統普亭(右)15日將在美國阿拉斯加舉行會談,分析家指兩人各有所求,峰會變數多。圖為兩人2018年7月16日在芬蘭赫爾辛基會面。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左) 與俄羅斯總統普亭(右)15日將在美國阿拉斯加舉行會談,分析家指兩人各有所求,峰會變數多。圖為兩人2018年7月16日在芬蘭赫爾辛基會面。美聯社

川普與普亭十五日將在阿拉斯加會晤,商討俄烏停戰方案。波蘭傳媒報導,華府的計畫包括:停火但不簽署正式和平條約、承認俄羅斯在烏克蘭的領土所得、解除對俄羅斯的大部分制裁,但不保證烏克蘭不入北約。

消息傳出,澤倫斯基率先斥責割讓領土,英法為首的六個歐盟國家聯名跟進反對。長期就此發言的專家A. Lieven說川普正確,並提醒莫斯科取得之克里米亞與烏東地區,兩地民眾都不肯重回烏克蘭;他還強調,二○二三年烏克蘭的春季攻勢失利至今,戰爭繼續除使雙方傷亡增加,基輔必定損失更多領土。英國教授R. Sakwa憂心英法聯手,表示兩國在一八五三年發動克里米亞戰爭、一八六○年英法聯軍燒毀北京圓明園;英法廿世紀初的和解,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誘因之一。在Sakwa看來,英法帝國主義的深層次文明傲慢,若一意孤行,可能預示兩國欲挾歐盟,以瘋狂的新帝國主義戰略對弈「落後的」俄羅斯。

不僅「雙普會」繞過烏克蘭,兩岸也有學者認為「不排除川普與中國大陸達成涉台交易」。但俄烏關係與兩岸關係大不相同,兩岸理當借鏡俄烏,無須戰爭而談妥如何和平共處。

一九八三年鄧小平提出、復於次年補充之,關於兩岸談判「和平統一不是大陸把台灣吃掉,當然也不能是台灣把大陸吃掉。……要實現統一,就要有個適當方式……而不提中央與地方談判」。對於鄧與習近平二○一九年所提之構想,我政府自始不接受,卻也沒有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的規範,提出我們何時要與對岸商討一個兩岸都能接受的「一個中國內涵」。

賴清德總統今年五月在就職一周年前夕受訪時,以「大公司併小公司」比喻兩岸關係,表示北京若要「併購」台灣,應該「要提條件啊!」讓人扼腕的是,外界批評此說為「賣台」者居多,卻未能順勢推進。沒有從俗的是人權律師黃維幸教授,半世紀之前,他曾經為《科學月刊》、保釣運動、社區大學重要發起人之一的林孝信在美國辯護,使其不受遞解回台入獄。

黃維幸寄望兩岸永久和平,他說「贖買台灣,說是併購也可以」。這是代勞、替賴總統向北京建言,表示若對岸武統,縱使不算無價的人命傷亡與環境破壞;以俄烏因戰爭為鑑,經濟損失估計高達一兆美元。巨大的資金卻用來作戰而失去人心,不如「將大部分最終是煙消雲散的軍事開支,轉用於其他經濟與社會的實質發展」。

黃博士言人所不曾言、言人所不敢言,難免尚有很多闕漏有待裨補乃至改正。

賴總統兼聽則明,就請責成有司,另提比較明晰的「併購」方案。除了向對岸建言我方希望的併購內容,亦可同時表明我方願亡羊補牢的心意。

延伸閱讀

川普再施壓鮑爾降息 批聯準會整修案揚言提告

川普揚言允許對鮑爾進行「重大訴訟」 再度呼籲降息

川普、普亭會面前俄軍突推進深入烏東 外媒分析:加大基輔割地壓力

川普再籲鮑爾降息 考慮提起重大訴訟…因Fed大樓修繕花太多錢

相關新聞

公益弊案後重拾信任 設NPO防火牆

近日,士林地檢署偵破「中華民國身障關懷協會」假公益、真吸金一案,一個合法立案,以扶助身心障礙者為宗旨的非營利組織(NPO...

賴政府違憲「韌性」一覽無遺

內政部長劉世芳針對陸配任公職的「雙重國籍」問題指出,從「憲法增修條文或歷屆總統講話」來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

預售屋解約潮 投機客別怪央行

近期房市熱潮退去,預售屋交屋潮接連來襲,銀行基於風險控管審核轉趨保守,房貸卡關導致不少買方資金斷裂,只能解約收場。市場一...

改革國科會 先破除學學相護

台師大「血論文」事件爆發,社會一片譁然,迫使教育部重啟霸凌調查,而國科會則因此決心改革。雖然為時稍晚,傷害已造成,但也是...

兩岸當借鏡俄烏 無須戰爭尋和平

川普與普亭十五日將在阿拉斯加會晤,商討俄烏停戰方案。波蘭傳媒報導,華府的計畫包括:停火但不簽署正式和平條約、承認俄羅斯在...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因應極端氣候變遷 韌性國土規畫

七月以來的丹娜絲颱風與月底的豪大雨帶來超大雨量,台灣西南部沿海地區受重創,包括農漁業、光電設施、電力系統,及老舊平房建物...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