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惹怒日本人!日作家揭台常見4習慣「非常討厭」 這行為直接沒朋友
![日作家指出容易瞬間激怒日本人的4種行為。圖為奈良鹿。 圖/pakutaso 日作家指出容易瞬間激怒日本人的4種行為。圖為奈良鹿。 圖/pakutaso](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2/11/0/31476197.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930)
日本向來是台灣人出國首選地,然而近來陸續有遊客反映「當地人不友善」的聲音,讓人憂心是否「台日友好」光環不再?對此,作家「日本人的歐吉桑」認為,凡事都有因果,台日兩國雖然相像,但文化、想法、習慣都不同,或許是兩國差異帶來的誤會,列出「一瞬間讓日本人生氣的動作」和「台灣人誤會的日本不可以做的行為」,盼能減輕歧異。
日本人的歐吉桑10日在粉專發文表示,台灣和日本非常像,但有些文化、想法、習慣都不同,一些台灣常見的行為很可能讓日本人感到不愉快,便表現出不友善的態度,而台灣人不知道已冒犯到對方,自然也會抱怨日本人的友善度降低了。
他列舉4項常見會「一秒惹怒日本人」的動作,首先就是台灣人愛說的「蛤」,這個字的口氣對日本人來說非常挑釁,連他在台灣住了10年,一聽到心裡還是會立刻氣到冒泡,因此千萬要避免對日本人說這個字,有疑問的話可以用「え(音同ㄟ)」代替。
其次是「在公共場所放任小孩子」,由於日本社會觀念是不給別人添麻煩,因此父母不會對小孩採放任教育,以免孩子長大後無法融入社會,但台灣父母相反,常見到孩子在電車內不脫鞋踩椅子,在餐廳裡發出噪音、敲桌子等,父母卻放任不管。日本人雖不會因此討厭小孩子,卻非常討厭這種無作為的爸媽。
後兩項則是「在公共場所大聲講手機,播放音樂和影片」和「吃飯時發出咀嚼聲」,都是相當不禮貌的行為,前者會讓日本人降低服務水準,後者則是很多日本人不喜歡的行為,若不小心在與日本人吃飯時發出這些聲音,很可能會直接失去這位朋友。
最後,日本人的歐吉桑也舉出兩項被台灣人誤會的日本習慣:居酒屋必須點酒喝不能只吃菜、喝完拉麵湯是基本禮貌。他鄭重表示都是誤解「日本沒有這種禮儀(或義務)」,在居酒屋不喝酒是沒問題的,拉麵湯也不需勉強喝完,「湯喝完反而對自己的健康不禮貌」,建議大家保持健康才能多吃一點拉麵。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