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齊元/無序的世界,變動的未來
新的一年開始,全世界戰戰兢兢迎接川普時代來臨,與其說這是新秩序,不如說是無序。從國際地緣政治到國內政策,川普均有新做法,雖然結局無法預測,但都有策略性思考,就看對手如何因應。
如果要做預測,美國應會變得更加強大,但中國一樣也會。作為精明的談判者,川普已和習近平友善對話,強調美中聯手將可解決世界上所有問題,並希望在一百天內和習見面。未來美中都是造局者、有話語權,川普從大處著眼、從關鍵著手。
川普自許為「顛覆者」,今年所有事件都可以視為對傳統的顛覆,包括中美和解、鬥而不破;世界右傾、支離破碎;中國製造崛起、重創全球產業;AI生態改變、挑戰美國霸權。從正面角度,這代表了熊彼得提倡的「破壞式創新」。
台灣和川普談判,必須掌握他的習慣:眼光放遠、格局拉大、不受框框約束。如果還想「維持現狀」或「聯美制中」,等於一開始就輸了。台灣可以有目標,但不能預設立場,要看自己手中的籌碼;我們是找尋食物,還是成為別人的食物?配合川普風格,台灣應思考如何能達成多贏解決方案,而非幻想零和遊戲發生。
川普不希望全世界有戰爭,以哈就是最好例子。上任前川普中東特使向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表明,川普希望他同意達成協議,即使以國右派強烈反對也不得不讓步。這就是老大的實力,因此和平協議功勞在於川普,而非拜登。如果川普向賴總統表示希望兩岸達成和平協議,我們能說不嗎?
隨著美中領導人積極交流,大陸近期也對台釋出善意,將於近期開放福建和上海居民來台團體旅遊。習近平在和川普通話時,特別提醒川普要謹慎處理台灣問題,同時也對台放軟身段。兩岸和平是美中共識,今年全世界問題已經夠多,台灣不需要成為麻煩製造者。
在貿易方面,川普的關稅政策一定會衝擊到晶片和電子業,這也是台灣外銷成長動能所在。台商供應鏈外移主要地點為越南、泰國和墨西哥,和中國大陸企業外移高度重疊,但台商缺乏陸企的速度與資本。更大問題在於傳統產業,很多企業面臨供應鏈減排成本壓力,未來恐怕會退出市場;台灣不是美國,無法不重視綠能。
在科技領域,中國在許多方面都已領先。假如輝達是未來指標,黃仁勳看好的領域包括人工智慧代理、人形機器人和自動駕駛,大陸均為世界領導者。最近DeepSeek橫空出世,代表中國大陸已克服過去最大弱點,在AI領域逐漸追上美國。
中國大陸最強實力在製造,未來全球占比勢必進一步提升。搭配AI和機器人,中國製造正走向自動化、智慧化、全球化和系統化;後者代表企業跨領域整合能力,領導者包括華為和比亞迪。
隨著川普宣布美國再次退出巴黎協定,中國將拉大其於再生能源的領先差距,並透過一帶一路、金磚國家等組織,成為全球經濟治理、國際合作的領導者。這將進一步限縮台灣國際空間,除非我們積極改善兩岸關係。
今年對台灣最大的風險不是國際脫鉤,而是內部脫鉤。AI科技發展太快,台灣法規、能源、人才、社會、環境完全跟不上科技,所以除了要有大破大立心態,還要積極走出去,以台灣作為協調中心。另外台灣應逐漸從「備戰」轉為「備和」,並積極化解朝野衝突。
台灣要生存,必須徹底捨棄傳統思維。企業若不相信政府能力,便要準備好因應備案。
(作者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副董事長、東南亞影響力聯盟創辦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