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預算法案加重赤字壓力 美債殖利率飆升、道瓊重挫816點

台企銀:房市交易明顯降溫 建商放款保守謹慎推動

台企銀今天表示,目前整體房市交易熱度明顯降溫,市場存在觀望氣氛。圖/台灣企銀提供
台企銀今天表示,目前整體房市交易熱度明顯降溫,市場存在觀望氣氛。圖/台灣企銀提供

台企銀今天表示,目前整體房市交易熱度明顯降溫,市場存在觀望氣氛,美國對等關稅以及美、中政治角力將牽動國際貿易版圖變化,導致金融市場波動加劇,亦對台灣不動產市場增添不確定性,後續對建商的放款會秉持保守謹慎原則推動。

台灣企銀今天舉行第1季線上法人說明會,由副總經理陳紹晃主持,公布首季合併稅後淨利達新台幣29.3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2%;同時,逾放比降至0.14%,備抵呆帳覆蓋率升至971.82%,顯示資產品質有所提升。

陳紹晃進一步說明,今年第1季放款業務穩健成長,推升利息淨收益表現,其中個人金融放款及外幣放款皆雙位數成長;第1季手續費淨收益19.2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2.2%,主要是去年第1季認列一筆非經常性放款手續費收入,墊高基期,但若排除該項一次性收入,今年第1季手續費淨收益仍維持成長動能。

陳紹晃表示,今年金融業的經營環境充滿變數及挑戰,台企銀除透過多元收益策略增加非利息收入占比,另調整存款結構降低資金成本,以穩固收益結構、持續提升獲利能力。

他強調,台企銀今年也會聚焦數位金融發展,活用數據工具支援精準行銷與產品優化,提升客戶黏著度、爭取金流往來,同時導入AI等新興科技,優化智能化服務及各項系統作業流程,為客戶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務,進而強化業務發展動能。

會中法人關切房市展望與房貸業務,台企銀指出,整體房市交易熱度明顯降溫,市場存在觀望氣氛,且在央行信用管制措施、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下,導致市場資金緊縮,台企銀今年房貸承作會持續配合政府健全房地產市場的政策,並繼續關注市況、檢視台企銀自身放款承受的條件,滾動調整業務發展策略,維持房貸業務穩定成長。

建商放款方面,台企銀指出,除遵守主管機關管控措施,美國對等關稅以及美、中2大經濟體政治角力將牽動國際貿易版圖變化,導致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對台灣不動產市場增添不確定性,所以相關放款會秉持保守謹慎原則有序推動。

此外,國際信用評等機構穆迪(Moody's)近日因美國36兆美元債務與國債殖利率上升引發新債利息提高,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減稅與預算赤字達2兆美元等因素,將美國政府公債信評等級由最高的Aaa調降至Aa1,台灣公股銀行持有美國公債情況備受關注。

台企銀在法說會中表示,截至4月底,持有美國政府債券部位,占總債券投資部位比率為2.57%,較3月底數據微幅下降,主要是匯率因素導致。

同時,根據盤點,其餘公股銀行截至4月底持有美國政府債券部位占債券總投資比重,土地銀行略低於12%,彰化銀行為13.9%,第一銀行約7%,合庫銀行為3.6%;華南銀行目前為約1成,兆豐銀行截至5月20日為10.39%,台灣銀行截至3月底為2.8%。

關稅 美國 房貸 房市 房價 建商 川普 台企銀 債券

延伸閱讀

谷立言:無人機對台海和平至關重要 合作聚焦3領域

美國資本助力寧德時代香港上市 挨轟危及國安

抵銷美國關稅影響 勃肯鞋、潘朵拉珠寶將全球漲價

苗栗超大社區「四季山莊」爛路多 縣府協調建商改善

相關新聞

裕隆看車市掛牌恐不到45萬輛 和泰車也保守看待

貨物稅、關稅調降議題衝擊台灣車市,裕隆集團昨(21)日召開法說會,裕隆發言人羅文邑表示,今年台灣新車市場銷售氛圍轉趨保守...

信義房屋導入實驗店 共創美好社區

信義房屋仲介店頭展現新風貌,總經理陳麗心昨(21)日股東會後指出,去年底全新開幕的內湖店為實驗概念店,就像7-11有複合...

電動車…裕隆集團下階段主打星

裕隆明年將為三菱代工生產電動車銷往澳洲、紐西蘭電動車,再加上裕隆集團旗下納智捷也將再推電動車款,電動車仍將是裕隆集團下一...

麗嬰房關廠 全面委外生產

54年老字號童裝品牌麗嬰房昨(21)日發布重訊,正式公告「於2024年底結束自有工廠生產,並全面採取委外生產模式」。麗嬰...

友善環境 創造卓越/移工議題 企業人權新挑戰

台灣在全球永續的作為雖然已逐步展現社會影響力與國際能見度,但台灣企業過去長期忽略企業人權,加上國家在推動企業人權的政策上...

智慧經營/中華電信董事簡立峰 邊緣 AI 帶來新機會

「AI帶給台灣機會。」前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中華電信董事簡立峰表示,在這場AI競賽上,台灣的硬體已經很強大,但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