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就任百日民調出爐!支持度跌到39%創80年新低 招牌議題掉漆

全大運/把柯瑞當偶像林昱圻射首金 湯包喊話請吃咖哩

報稅開跑!留意六大新制 免稅額、扣除額等均調整

113年度綜所稅申報將於5月1日開跑,今年申報總計有六大修正。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113年度綜所稅申報將於5月1日開跑,今年申報總計有六大修正。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113年度綜所稅申報將於5月1日開跑,今年申報總計有六大修正,包括:免稅額、扣除額、課稅級距與基本生活費調整等,因此減稅利益估計達到243億元;同時,5月開徵的還有房屋稅,新制「囤房稅2.0」也將首次申報,開徵件數總計963.11萬件,稅額1,028.42億元,較前一年分別增加1.95%,稅額成長12.87%。

財政部表示,今年綜所稅報稅有六大新制上路。首先,基本生活費用調高至每人21萬元,較去年調高8,000元,也就是納稅人本人、配偶及受扶養親屬的基本生活費用總額,若超過免稅額、扣除額及特別扣除額(如儲蓄投資、身心障礙、教育學費、幼兒學前、長期照顧、房屋租金等)的合計數,可以再從所得總額中減除差額。

其次,包括免稅額、標準扣除額、列舉扣除額及其他相關扣除項目,金額都有所上調;第三,綜合所得稅課稅級距共分五級,每一級距金額全面上調,大大減輕納稅人的負擔。

第四,退職所得計算門檻提高。一次領取退職所得者,19.8萬元乘以年資以下的金額免稅,超過部分視金額多寡按比例課稅;分期領取者,全年領取總額扣除85.9萬元(調整前為81.4萬元)後,其餘金額作為課稅所得。

第五,所得基本稅額相關免稅額調整。基本所得額免稅額提高至750萬元;保險死亡給付免稅額也調高至3,740萬元;第六,幼兒學前及房屋租金扣除優化。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擴大適用至6歲以下子女,第一名子女可扣除15萬元,第二名及以上每人22.5萬元,並取消原本的排富限制。

房屋租金支出由列舉扣除改為特別扣除,每戶扣除額調高至18萬元,但適用對象必須符合財政部無自有房屋者,同時也設有排富規定。

另外,採取「全國歸戶、全數累進」的囤房稅2.0也將於5月1日起申報。財政部表示,114年期房屋稅課稅所屬期間為去年7月1日至今年6月30日,依照房屋稅條例針對住家用及非住家用之各類型房屋訂定1%至5%不等的法定稅率。

據統計,房屋稅2.0開徵件數總計963.11萬件,稅額1,028.42億元,較前一年期開徵增加件數18.46萬件、1.95%,稅額成長12.87%、來到117.25億元。

六都房屋稅開徵稅額占全國總開徵稅額比率近八成,較前一年期比較,件數增加最多為台中市,增加3.94萬件、成長3.29%;稅額增加最多為台北市,增加約19.57億元、成長11.09%。

基本生活費 房屋 特別扣除額

延伸閱讀

今年限定「手機報稅」才能抽獎!總獎額 525 萬等你拿

房屋稅收大進帳!首次突破1千億大關 這縣市收入增最多

2025綜所稅倒數計時!一次弄懂六大新制省荷包

房屋稅2.0遷戶籍期限已過怎麼辦?桃園地稅局教補救

相關新聞

囤房稅首度開徵 自住少1動作課重稅惹民怨 中央解套了

囤房稅2.0今年5月首度開徵,自住房屋必須在3月底前設籍才享有自住稅率,近期已有自住民眾沒設籍被課重稅,多繳逾萬元的稅金...

自住房屋稅翻率翻倍傻眼 苗栗稅務局籲把握延長期限

房屋稅差別稅率2.0,增訂辦竣戶籍登記要件,苗栗縣查定自住房屋稅與去年落差高達2萬多戶,稅率1.2%翻倍至少2.6%,許...

報稅開跑!留意六大新制 免稅額、扣除額等均調整

113年度綜所稅申報將於5月1日開跑,今年申報總計有六大修正,包括:免稅額、扣除額、課稅級距與基本生活費調整等,因此減稅...

北漂沒陪父母就沒繼承權?專家:民法早有明文規定

許多子女因工作需求長年北漂,父母的日常照顧責任多由留在家鄉的手足承擔,當長輩離世,家人間常因照顧分工不均,引發遺產分配的...

存股族、大戶與ETF投資人 股利省稅撇步一次彙整

2024年台股指數勁揚逾5100點、創歷年最大漲點,吸引民眾積極入市。隨5月報稅季將至,1300多萬戶投資人不論是存股小...

還沒繳牌照稅?4月30日最後期限 錯過每3天多1% 滯納金

今年使用牌照稅的繳納期限將在4月30日截止,台北市稅捐稽徵處提醒,車主務必把握時間完成繳稅,以免因逾期被加收滯納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