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羊肉比豬肉Q 混充吃得出來
「掛羊頭賣豬肉」爭議時有所聞,業者表示,豬肉混充羊肉光從外觀很難分辨,驗出豬肉成分很可能是豬肉用羊油參雜使其有羊肉味,但因為豬肉和羊肉口感差異很大,消費者吃一口就知道。
中華民國養羊協會榮譽理事長林浚琛表示,豬肉和羊肉的口感差異頗大,除非沒吃過羊肉,否則一吃就分辨得出來,然而國內市占率上,國產羊肉因生產成本墊高而愈來愈少,前幾年國產羊肉市占率還有快百分之十,如今只剩下百分之六左右,其餘超過九成都是進口羊肉,而國產羊肉每公斤超過三○○元,但進口綿羊肉屠體每公斤不到一五○元,山羊肉也只要二○○多元,因此用進口羊肉充當國產羊肉還比較有可能。
林浚琛指出,比較貴的山羊肉,二○二三年每公斤飆漲到五○○元,漲價原因包含飼養頭數減少,去年下半年跌到三○○元左右,因此在二○二三年用豬肉充當羊肉確實會省成本。
林浚琛推測,業者是用豬肉以羊油參雜使其有羊味,但還是回到口感,羊肉比較Q彈,一吃其實都能吃得出來,但這幾年豬肉也不便宜,要用豬肉還不如用進口羊肉。
羊肉爐業者吳先生說,無論是火鍋還是羊肉爐,冬季都是消費旺季,可以說羊肉的銷售是依附在羊肉爐上,如果是用豬肉混羊肉,從外觀其實很難分辨出來,雖然基於成本考量,進口羊肉已經占領市場,但進口和國產羊肉的口感和味道還是不同,進口羊肉有時是用沒有去勢的種公羊,腥羶味相當重,國產羊肉因為有閹割較無羶味,口感和味道也較能抓住老饕的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