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情緒壓抑當心誘發「沉默的腫瘤」 中醫師:壓力比雌激素更兇

子宮肌瘤是常見的婦科問題,許多女性在例行檢查中,意外發現子宮肌瘤,有些人甚至多年無感,直到肌瘤逐漸變大、出現壓迫感、經血變多、月經週期紊亂,才驚覺事態嚴重。
睿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子宮肌瘤與雌激素過多有密切關聯,但長期壓力、情緒鬱悶、作息失調所導致的「自律神經失調」,也可能讓體內氣血運行失常,進而助長肌瘤。
「子宮肌瘤的成因不僅僅是雌激素荷爾蒙分泌過多,而是荷爾蒙波動過大。」周宗翰說,這種不穩定的分泌模式,往往誘發子宮肌瘤。特別是女性情緒易波動,尤其在情緒受到壓抑或夫妻生活不和諧時,更容易導致內分泌紊亂和荷爾蒙失調。當情緒抑鬱會導致氣血阻滯,久而久之即形成子宮肌瘤。
周宗翰傳授縮小子宮肌瘤方法,包括學會排解情緒;養成規律作息,早睡養肝,調節荷爾蒙;透過芳香療法,穩定神經 ;針對情緒焦慮、壓力大睡眠困擾、自律神經失調者,可以按壓穴道,放鬆壓力。
首先,應學習排解情緒,周宗翰說,子宮肌瘤與情緒壓力密切相關,壓抑情緒容易導致「肝氣鬱結」,影響內分泌和氣血循環,累積一段時間就會進而形成肌瘤產生。對女性來說,調整情緒、保持開朗是預防子宮肌瘤的重要方法。
遇到焦慮時,可以透過深呼吸放鬆心情,或進行戶外運動,將注意力從負面情緒中轉移出去。當產生不良情緒時,建議適度向朋友、同學、親人傾訴,獲得支持、理解及解決問題的新思路,並嘗試換個角度看事情,保持樂觀心態。
其次,規律作息,早睡養肝,調節荷爾蒙,周宗翰說,現代人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熬夜、失眠成了常態,依中醫理論,肝經在晚上11點至凌晨3點運行最旺盛,這段時間若未能進入深層睡眠,不僅會影響肝臟排毒與修復功能,也會打亂體內荷爾蒙分泌,進而影響月經、肌瘤、情緒與睡眠。
中醫講,「肝藏血、主疏泄」,意思是肝不只幫助排毒,更關係到女性的月經調節與情緒穩定。如果長期熬夜、生活作息不規律,容易造成肝氣鬱結,情緒低落、易怒、經前症候群加重,此時建議建議調整作息,每晚11點前上床,建立固定入睡時間,睡前避免滑手機、過度用腦、情緒起伏。
第三、女性可以透過芳香療法穩定神經。周宗翰指出,調理子宮肌瘤體質、改善情緒壓力與荷爾蒙失調的精油,包含搭配按摩、薰香或泡澡使用,對縮小子宮肌瘤可起輔助調理的效果。
如玫瑰精油功效為平衡女性荷爾蒙、疏肝解鬱、調經止痛,適合經期不規律、情緒壓抑、肝氣鬱結型肌瘤,用法是1滴玫瑰精油,加3滴植物油按摩下腹部,或滴1滴於香氛墜子中嗅聞放鬆。
另,快樂鼠尾草功效為調節雌激素、改善月經不順與子宮肌瘤症狀,適用荷爾蒙不穩定型肌瘤,用法是1滴快樂鼠尾草,加入1滴薰衣草及3滴基底油按摩下腹部,經期結束後使用為佳,但建議孕婦慎用芳香療法,建議諮詢合格芳療師或中醫師。
最後,子宮肌瘤女性也可按壓放鬆壓力的中醫穴道,用於子宮肌瘤調養,以調節自律神經、緩解情緒焦慮、壓力大、睡眠困擾。穴道包括內關穴,位置在手腕橫紋上兩橫指,兩筋之間,功效為安神寧心、調節心律、緩解焦慮,適合情緒緊張、心悸、胸悶、睡不好者,按壓方式用拇指輕壓 1至2 分鐘,有酸脹感即可。
而神門穴位置在手掌小指側腕橫紋處,靠近尺側骨頭的凹陷處,功效有安神清心、幫助入睡、穩定自律神經,適合失眠、焦躁、夜多夢、情緒波動大者,睡前按壓3至5分鐘,可搭配深呼吸更放鬆。
至於,太衝穴位置在腳背第一、第二腳趾骨交接處凹陷,功效有疏肝理氣、解鬱安神、降火氣,適合:情緒壓抑、煩躁易怒、月經不調者,可配合深呼吸緩按,有助平穩情緒與緩解經前症候群。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