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叫「智駕」了?小米SU7車禍事故後 訂購頁面悄悄換成1名字

在歷經車禍事故後,小米悄悄調整了 SU7 新車訂購頁面中的措辭,主要將「智駕」更名為「輔助駕駛」。另據「北京科協」公眾號發布4月「科學」流言榜,也澄清了智駕與輔助駕駛的區別。
IT之家報導,小米在訂購頁上做了以下更動:針對SU7 車型,文宣中「小米智駕 Pro」更名為「小米輔助駕駛 Pro」;針對SU7 Pro / Max 車型,文宣中「小米智駕Max」更名為「小米端到端輔助駕駛」。
小米汽車於1日公布SU7車型的「5月限時購車權益」。1日至31日,下定用戶可享受「價值人民幣8,000元Nappa真皮座椅」、「小米輔助駕駛終身免費使用權」。據小米最新公布交付數據,小米汽車在4月交付超28,000台,交付量較3月交付量略微下滑。
3月29日晚上十點四十四分,一輛小米SU7在安徽高速上撞上隔離樁起火,事故當天車在開NOA自動駕駛,時速116公里。施工路段被路障擋住,車到跟前才兩秒提示,司機接管後減速到97公里,還是撞上水泥樁。而該事故也引起大陸車界關於自動駕駛的討論。
「北京科協」公眾號日前發布4月科學留言榜,該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委網信辦、首都互聯網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台共同發布。流言榜中對「輔助駕駛就是自動駕駛,開啟輔助駕駛功能後,就可以隨便玩手機、睡覺、聊天、吃東西。」流言進行了闢謠。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目前新能源汽車搭載的智能駕駛技術仍處於輔助駕駛階段,其本質是幫助駕駛員提高行車安全性和便利性,而非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或無人駕駛。更恰當的稱謂應是「智能輔助駕駛」,重點在於「輔助」而非「智能」。
業內專家表示,目前市面銷售的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輛,「自駕」的最高等級其實才達到L2級,也就是組合駕駛輔助系統,主要作用是減輕駕駛員疲勞,提高行車便利性。官方稱目前市場上出現的如L2+、L2.5、L2.9等宣傳標語,有「過度包裝」之嫌;即便達到L3級,也只是「有條件自動駕駛」(在限制條件下執行部分功能決策的自動駕駛模式),依然要求駕駛員隨時準備接管駕駛任務,以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夠安全控制車輛。
大陸官方自2022年3月1日起實施的國家標準GB/T 40429-2021《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將駕駛自動化分為從L0到L5六級。其中,L0-L2級為輔助駕駛,系統輔助人類執行動態駕駛任務,駕駛主體仍為駕駛人;L3-L5級為自動駕駛,系統在設計運行條件下代替人類執行動態駕駛任務,當功能激活時,駕駛主體是系統。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