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林岱樺私訊媒體全都露 王婉諭點名法務部長應表態、徹查

前第一夫人金建希遭押!南韓前總統夫婦雙雙入監「憲政史上首見」

經濟日報社論/普發現金沒必要列排富條款

行政院會即將通過5,450億元「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聯合報系資料照
行政院會即將通過5,450億元「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聯合報系資料照

行政院會即將通過5,450億元「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簡稱「因應特別條例」)的特別預算案,財源除歲計賸餘4,444億元外,約1,006億元將舉債因應支出。

但是關稅談判仍在進行,最終稅率可能也在近日內出爐,據聞政院可能還會以此變動為理由,再提出特別條例修正案,並將普發現金納入「排富條款」。此傳聞若是屬實,則行政院的朝令夕改,將引發朝野的進一步對立,造成政治上的動盪不安,甚至加深民怨而得不償失,建議賴政府三思而行。

道理很簡單。特別預算案是依據特別條例(法律案)而編列,因此特別條例的還稅於民、普發現金既然沒有排富條款,特別預算就不能違反特別條例,行政院就當然不能擅自在預算案設定排富條件。

其次,行政院如認為自始就應排富,則應提出覆議或修正特別條例。自從726大罷免大失敗後,政院深知再提覆議注定將是連第六敗而未提覆議,且總統已公布特別條例,政院都不能逕自減少發放額度。

行政院如果真想等關稅「最終協議」達成後,盤點對經濟、產業的衝擊有多廣多深,還有多少的財政資源和政策工具可以動用,再來修正調整特別條例的範圍,此時就更該埋頭專心勤作功課,先別動普發現金要增加「排富」條款的腦筋,更沒必要以放風聲來測風向,因為民眾都不知道政府是否將排富,以及將如何排富,無從表達意見,又怎能測出正確的民意走向?

至於行政院所謂的「普發現金必須靠舉債」的說法,其實早在財政部公布去年超徵稅收5,283億元,創歷史新高之後,藍委在2月12日即宣布推動「還錢於民2.0」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並列入新會期重大法案。而行政院因應對等關稅衝擊,4月中旬仍只擬提出880億元的產業支持法案,卻在4月24日突然通過4,100億預算的「因應特別條例」草案,將原有的因應關稅產業支持方案調升至930億,並夾帶了國土安全韌性1,500億、撥補台電1,000億及社會支持、照顧弱勢670億。因此,從法案掛號的時序先後來看,「必須舉債」應是行政院後來夾帶3,070億元的龐大支出所致。

而且就算要舉債,113年度歲計賸餘「審定數」最近出爐,累計額度4,444億元,比立院通過的5,450億元總額度雖短缺1,006億元,必須舉債因應,但這些都應屬一年期以下的「短期性債務」。因為114年度中央總預算案,在野黨立委刪減了2,000多億的歲出後,仍是史上最高的2兆9,250億元;但是幾乎未刪歲入,法定歲入高達3兆1,648億元,從而造就了高達2,398億元的「歲入歲出賸餘」。不但原編列舉債數不必執行,在扣除債務還本1,415億元後,還將產生「收支賸餘」983億元,應足以償還行政院特別條例新增支出所產生的1,000億短期債務。

至於普發現金是否有必要「排富」?答案是執行成本高,也有不公平的爭議,沒有必要!蔡政府的疫後特別條例擬普發現金6,000元,也曾試圖以所得稅率適用20%者作為排富的標準,財政部認為地下經濟部分(例如攤販,或未報稅的小額營業人),缺乏稅捐上的所得資料,實際所得可能比繳納20%稅率的族群還高,卻可領取現金,有報稅的人反而領不到,排富反而更不公平。何況,普發現金來自於稅收超徵,近年來超徵的都是國稅中的所得稅、營業稅、證交稅,大多為高所得者繳納,排富等於處罰繳稅較多者,也不合理。

最後,就經濟效果而論,普發現金就是增加民眾的可支配所得,希望民眾領到後,能夠增加消費提振內需,有助於因應關稅衝擊,刺激下半年走軟的經濟情勢,而且高所得者花掉的機率高於低所得者,排富反而抑制經濟效果的發揮。

總之,特別預算就照特別條例編列,才能獲得立院通過,及時發揮政策效果,賴政府切莫橫生枝節,因小失大。

社論

延伸閱讀

亞光:下半年營收有望成長 菲律賓擴產因應關稅

環部:高碳洩漏認定原則 關稅暫未納獨立考量

物價平穩!7月CPI年增1.54% 主計總處:關稅推升通膨有限

受關稅、匯率雙重夾擊!美進口商砍單 彰化織襪業苦哈哈

相關新聞

經濟日報社論/關稅談判 掌握贏的策略

美國宣布對台灣出口產品課徵20%關稅的決定,仍持續煎熬著社會。過去四個月,政府雖與美方進行多次談判,卻始終未取得期待中1...

經濟日報社論/普發現金沒必要列排富條款

行政院會即將通過5,450億元「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簡稱「因應特別條例」)的特別預算案,財...

聯合報社論/露餡政府:內鬥全武行,做事無半步

美國對等關稅正式上路,國人才從市場傳聞得知我國關稅是疊加的「廿加N」,使業者競爭能力遠遜於日、韓。各界不滿聲浪四起,行政...

聯合報黑白集/賴清德小心寵鳥害黨

民進黨中央內戰熱火沖天。罷免慘輸,黨內捉戰犯,接著吵粉底液,延燒到台派性別大戰。創立婦女部、不幸遭性侵殺害的彭婉如,竟被...

聯合報黑白集/難纏的對手?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領軍的談判隊伍,經過與美方長達四個月的四輪磋商,帶回高於日、韓的百分之廿對等關稅。雪上加霜的是,這只是「樓地板」,另外還得疊加原本稅率。國內產業又遭重擊。

聯合報社論/總統道歉,難補風雨吹破的社會韌性神話

七月,丹娜絲颱風和豪雨接連重創南台灣,數萬家庭陷入水深火熱之中;然而,災民向國家求援,迎來的卻是空洞的等待,甚至是無情的拒絕。一個多月後,賴清德總統終於公開向災民致歉,但似乎猶有未甘,希望大家了解「這次颱風相當罕見」。災民對總統的道歉並不埋單,有里長說,遲來的道歉都是多餘,政府現在持續救災就對了;更有受災戶問,總統為大罷免高喊與公民站在一起,為何不與災民站在一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