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賴總統與裴洛西通話 提及雙重課稅盼盡速推動美立法

無限包容? 犧牲教師人權

在台中小學生被警方帶走的事件中,警察未持傳票就進入校園,且全程無師長陪同,這些程序上的瑕疵確實需要檢討。本文不討論現場發生了什麼事,以及師生衝突的孰是孰非,要討論的是市長盧秀燕對教師的指控—「最壞的教育示範」、「不適任」—展現了一種危險的社會心態。

法律和社會固然應該對未成年人採取更寬容的態度,但這並不意味著錯誤行為可以完全免除後果。當教師感受到威脅時,訴諸法律程序是理所當然的權利,是憲法保障的人權。我們可以討論警方的執法過程是否妥當,但不應剝奪教師尋求法律途徑的權利。有人可能會批評教師的做法是「拿大砲打小鳥」,但判斷救濟手段是否符合比例原則的,應該是權責部門,事件當事人並不承擔此種義務。

傳統觀念將「師」與「親」相提並論,期望教師能像父母一樣無條件地愛護學生。然而,教師並非家長,師生關係與親子關係存在本質上的差異。教師的職責是教育和引導,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必須犧牲自身的權益來滿足對學生的無限包容。要求教師將學生的利益置於自身權益之上,既不合理,也不公平。

現今的教育體制一方面要求學校大量培育人才,另一方面卻縮減教師人力,導致第一線教師疲於奔命,難以深入關懷每個學生。在這種情況下,還要求教師扮演完美的典範,展現無限的包容,無疑是苛求。這種「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現象,凸顯了制度對教師的過度期待及對其獨立人格的抹殺。

遍覽《教師法》,它對教師的保障主要在於其工作權及工作上的自主性,唯一一處提到「人格」一詞時的對象是學生。這反映出制度對教師人格權的忽視,或是對教育現場權力動態的無知。在這種背景下,市長對教師的公開指責,更是對教師人格的不尊重。

真正應受指責的,是社會領導人在處理教育議題時所主張的情緒化道德批判。教育問題需要理性討論,情緒化的指責不僅無助於問題的解決,還可能進一步惡化師生關係,損害教育專業的尊嚴。如果教師的人格權都得不到尊重,我們又怎能期待他們培養出具有「健全人格」的孩子?

情緒化 教師 親子關係

延伸閱讀

國小童因老師報警被帶走…師遭指不適任?教師工會:盧秀燕太快下結論

【重磅快評】打賴拱盧 朱立倫想當造王者或攝政王?

陸生喊「中國台北隊」 盧秀燕:中央事務地方不宜超越

盧秀燕震怒員警到國小帶走學童 李文章:程序違法、員警均記申誡

相關新聞

軍校廢國史兵法 武德照妖鏡

賴清德訪問夏威夷,到美國亞利桑那號戰艦紀念館獻花鞠躬,正是理所當然。若沒有抗戰與二戰的浴血犧牲,賴清德哪有可能登上今日之...

棒球、AI登頂世界 政壇日趨下流

今年五月,賴清德上任之後,台灣政壇紛紛擾擾,依舊在低階政治打混戰。六月,黃仁勳來訪宣示, 未來AI缺台灣不可。十一月,中...

為何博幼可以做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沒有人會反對的,但是我國的小學很少能夠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首先,我們已經廢棄了留級制度。在同一個班上,有些學生...

無限包容? 犧牲教師人權

在台中小學生被警方帶走的事件中,警察未持傳票就進入校園,且全程無師長陪同,這些程序上的瑕疵確實需要檢討。本文不討論現場發...

嚇嚇學童? 法治教育薄弱

台中市有國小教師在三月間遭學童以軟式樂樂球棒攻擊腿部,對學童提告傷害。轄區派出所兩名警員入校將教師與學童帶回偵訊,引起議...

學生輔導法修正 滿足誰的需求

去年十二月發生震驚社會的國中校園案件後,教育部火速提出學生輔導法修正案以回應輿情,第廿二條定明人員配置自一○六年起每五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