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新新埔化纖北廠事故 工廠設備管理 不容忽視

在化工生產過程中,許多反應必須在特定條件下進行。然而,若設計不良、系統管理不善或設備維護不當,便可能導致嚴重災害。例如昨天的遠東新新埔化纖北廠管路洩漏引發爆炸,造成兩人死亡、十九人受傷的慘痛事故。
本案為何會爆炸?從爆炸基本機制來看,爆炸是一種質量狀態的劇烈變化,伴隨能量的快速釋放與運動。根據爆炸的成因,可分為物理性與化學性爆炸。物理性爆炸:如鍋爐或壓力容器破裂,當加壓物質的容器突然破損,機械能瞬間釋放,導致急速的體積膨脹與相變(如液體轉變為蒸氣)。化學性爆炸:涉及燃燒或其他劇烈化學反應,是一種失控的化學過程,造成短時間內大量能量釋放。此類爆炸可能發生於氣體、液體或固體狀態的物質中。
在事故分析與成因探討上,從新聞畫面來看,事故發生時,一名主管在開門確認現場狀況的瞬間遭遇爆炸,這符合化學爆炸的特性。一般而言,油類蒸氣是由液相與氣相組成,而氣相中的粒子可自由移動,並具有極高的擴散能力。在有限空間內,當可燃氣體與空氣(氧氣)混合至爆炸範圍內,遇到熱源便可能引發爆炸。在本次事故中,道生油(DOP)從加壓保溫管路洩漏。當高壓液體通過裂縫噴出時,會霧化為大量微小液滴,在高溫環境下轉變為蒸氣並與室內空氣混合。若此混合氣體濃度過高,超出爆炸上限值,則屬於不可燃狀態。然而,當門打開後,新鮮空氣進入,使混合氣體濃度降至可燃範圍內,隨即發生爆炸。
化學爆炸通常需要火源,火源是需要現場勘驗查證。管線洩漏破裂機制與管線爆炸不同,管內壓力瞬變足以使爆炸管道內的氣體,無需獨立的火源,其中火源係由氣體壓縮提供(機械能轉熱能)。
然而,化工廠常因管內閥門操作,管壁會因為反覆的壓力瞬變或猛烈的閥門關閉而受到錘擊,直到管路薄弱的環節(如老化)最終破裂。這些管道破裂和管道爆炸的主要區別在於可燃氣體會不會被點燃如靜電等,而本案應屬前者,且從現場燃燒情形判斷,也非為物理性爆炸導致的。
在事故的省思與預防對策上,此類事故凸顯了安全管理的多個層面,包括人員管理(軟體)與設備管理(硬體)上,於人員安全管理強化:制定並嚴格執行安全作業規範、提高員工的危害辨識與應變能力、落實標準作業程序與風險管理機制。於設備設施檢測與維護上,定期檢查並強化設備性能,確保管線及相關設備的安全性、預防設備老化導致的金屬腐蝕與材料劣化,針對高風險設備,應增加監測與預警系統,以降低事故發生機率。
根據日本一項長達十年的工安統計數據,化學工廠火災、爆炸與洩漏事故中,約四十四%由人為因素(操作不當、施工缺陷)引起,另有四十五%與設備問題(設備故障、金屬劣化或老化破壞)相關。可見,僅依賴人員管理不足以完全防範事故發生,還須從設備管理層面加強改善。
此次遠東新化纖廠爆炸事件,再次提醒我們化工廠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除了提升員工安全意識、強化標準作業程序外,設備的妥善維護與更新亦至關重要。唯有從人員管理與設備管理雙管齊下,才能確保工廠的長期安全運行與永續經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