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如何避免成美中博弈「棄子」

俄美在沙烏地阿拉伯高調會談,並釋出將共同努力結束烏克蘭戰爭的訊號,顯示出美國在川普主政下外交策略的重大轉向,更引發了對台灣未來處境的擔憂。尤其川普十八日在海湖莊園表示有能力結束這場戰爭,而烏克蘭「根本不應該開始這場戰爭,你們本來可以達成協議」。烏克蘭在這場談判中被邊緣化的現實,讓「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憂慮在亞洲地區蔓延。
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原先以為可以仰賴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的支持,川普政府最近的外交作為卻顯示出,美國對於國際事務的關注始終以「美國優先」為原則。根據川普團隊透露的和解框架,包括烏克蘭割讓領土、成為不加入北約的緩衝國,以及美國獲取烏克蘭稀土礦產作為軍援「付款」;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正如美國前國務卿布林肯所言:「在國際體系中,如果你不坐到餐桌上,就會被列入菜單」,烏克蘭的現況正是這句話最現實的體現。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雖然高聲反對沒有其參與的協議,現實卻是殘酷的。歐洲國家如英國,甚至被迫提出派兵保衛烏克蘭的可能性,以確保自身安全利益,不會因為美俄交易而受損。這樣的國際局勢提醒著台灣,在美中俄的分割勢力之下可能面臨相似挑戰。
川普的「商人交易」外交模式給了台灣諸多警訊,川普曾表示,台灣在晶片產業的主導地位,對美國來說是一種「奪走產業」的行為,甚至揚言對台灣半導體產品徵收高達百分之百的關稅。在川普眼中,台灣不再是堅定的盟友,而是可以用來換取經濟利益的籌碼;這樣的觀點與美國對烏克蘭的態度如出一轍,美國的利益大於一切,盟友都是可犧牲的。
台灣要認清這點,半導體產業是台灣的經濟命脈,但在川普的壓力下,台灣可能被迫將部分產能轉移到美國,這近乎喪權辱國,也降低了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戰略價值。更嚴重的是,美國對於台灣的安全承諾可能變為有條件的交易。川普曾明言:「台灣應該為防衛付費,就像買保單一樣」。在這樣的氛圍下,台灣必須嚴肅思考如何維護自身利益,不要被賣掉了還不知道。
在烏克蘭的案例中可以看到,一個國家若無法在國際舞台上擁有自主性,就可能成為大國博弈的「棄子」。台灣該如何避免成為第二個烏克蘭?答案在於如何轉變角色,從「棋子」變成「棋手」。
此外,台灣在兩岸關係上也需要更靈活的策略,兩岸之間的和解與合作曾帶來穩定的局面;在當前的國際局勢下,透過增進兩岸之間的政治互信來降低衝突風險,可能是台灣維護自身安全的重要路徑之一。
烏克蘭的經歷為台灣敲響了警鐘。在大國的強取豪奪中,小國若無法主動掌握談判籌碼,極易成為他人桌上的「菜單」而非「座上賓」。台灣必須提升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性,並透過務實的兩岸策略,加強與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深化經濟與安全上的共同價值,確保在國際談判中擁有不被輕易取代的地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