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經典賽Live/8局上打完西班牙仍12:3領先 中華隊確定不會被扣倒

林岱樺百萬交保被迫搬家 胞弟70萬元、2助理60萬元交保

獨/陳淑樺消失27年 接班人是她!56歲玉女教主爆內幕

台灣如何避免成美中博弈「棄子」

季青漫畫
季青漫畫

俄美在沙烏地阿拉伯高調會談,並釋出將共同努力結束烏克蘭戰爭的訊號,顯示出美國川普主政下外交策略的重大轉向,更引發了對台灣未來處境的擔憂。尤其川普十八日在海湖莊園表示有能力結束這場戰爭,而烏克蘭「根本不應該開始這場戰爭,你們本來可以達成協議」。烏克蘭在這場談判中被邊緣化的現實,讓「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憂慮在亞洲地區蔓延。

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原先以為可以仰賴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的支持,川普政府最近的外交作為卻顯示出,美國對於國際事務的關注始終以「美國優先」為原則。根據川普團隊透露的和解框架,包括烏克蘭割讓領土、成為不加入北約的緩衝國,以及美國獲取烏克蘭稀土礦產作為軍援「付款」;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正如美國前國務卿布林肯所言:「在國際體系中,如果你不坐到餐桌上,就會被列入菜單」,烏克蘭的現況正是這句話最現實的體現。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雖然高聲反對沒有其參與的協議,現實卻是殘酷的。歐洲國家如英國,甚至被迫提出派兵保衛烏克蘭的可能性,以確保自身安全利益,不會因為美俄交易而受損。這樣的國際局勢提醒著台灣,在美中俄的分割勢力之下可能面臨相似挑戰。

川普的「商人交易」外交模式給了台灣諸多警訊,川普曾表示,台灣在晶片產業的主導地位,對美國來說是一種「奪走產業」的行為,甚至揚言對台灣半導體產品徵收高達百分之百的關稅。在川普眼中,台灣不再是堅定的盟友,而是可以用來換取經濟利益的籌碼;這樣的觀點與美國對烏克蘭的態度如出一轍,美國的利益大於一切,盟友都是可犧牲的。

台灣要認清這點,半導體產業是台灣的經濟命脈,但在川普的壓力下,台灣可能被迫將部分產能轉移到美國,這近乎喪權辱國,也降低了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戰略價值。更嚴重的是,美國對於台灣的安全承諾可能變為有條件的交易。川普曾明言:「台灣應該為防衛付費,就像買保單一樣」。在這樣的氛圍下,台灣必須嚴肅思考如何維護自身利益,不要被賣掉了還不知道。

在烏克蘭的案例中可以看到,一個國家若無法在國際舞台上擁有自主性,就可能成為大國博弈的「棄子」。台灣該如何避免成為第二個烏克蘭?答案在於如何轉變角色,從「棋子」變成「棋手」。

此外,台灣在兩岸關係上也需要更靈活的策略,兩岸之間的和解與合作曾帶來穩定的局面;在當前的國際局勢下,透過增進兩岸之間的政治互信來降低衝突風險,可能是台灣維護自身安全的重要路徑之一。

烏克蘭的經歷為台灣敲響了警鐘。在大國的強取豪奪中,小國若無法主動掌握談判籌碼,極易成為他人桌上的「菜單」而非「座上賓」。台灣必須提升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性,並透過務實的兩岸策略,加強與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深化經濟與安全上的共同價值,確保在國際談判中擁有不被輕易取代的地位。

川普 烏克蘭 美國

延伸閱讀

華府莫斯科破冰、川普痛批澤倫斯基 俄烏豬羊變色

川普常午夜發文公布重磅政策 意外帶動亞洲匯市交易暴增

提案理由曝!美議員拋「川普生日變國假」 掀網論戰:別再拍馬屁

遭川普酸支持率僅4個百分點 澤倫斯基喊冤假訊息「我支持度很高」

相關新聞

禁陸三校防統戰 民主如此脆弱?

教育部長鄭英耀二十日宣布禁止所有台灣大專校院與中共統戰部轄下華僑大學、廣州暨南大學、北京華文學院進行學術交流,且未來將修...

黑神話悟空、哪吒2展現文化創造力 台灣影視藝文界何去何從

去年十一月底,導演李安在日本獲頒有藝術界諾貝爾之稱的「世界文化獎」,他也是第一位獲獎的台灣人。他是目前柏林影展歷史上唯一...

欠缺鯰魚效應 何來本土文化巨作

大陸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上映後屢創佳績,目前已登頂全球動畫電影票房榜。該電影的成功可歸因於多方面因素:政治上,符合...

修補兩岸關係避烏悲劇

美國總統川普批評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是「未經過選舉的獨裁者」,引發國際輿論震盪。川普強勢,澤倫斯基也僅能在口頭上反擊,美國...

美對等關稅 央行思維不改全民受害

美國總統川普於二月十三日簽署「公平互惠計畫」備忘錄,要求制定一項計畫,以恢復美國貿易關係的公平性並打擊非互惠貿易。一般稱...

AI時代 個資價值與風險

為回應憲法法庭一一一年憲判字第十三號判決應於三年內制定或修正相關法律,建立個人資料保護獨立監督機制的要求,行政院預計於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