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玩利益遊戲 賴清德堅持說教
美國總統川普「美國優先」政策於第二任期更趨強硬,台積電首當其衝。川普早在競選期間便指責台積電奪走美國就業機會,如今則揚言對進口晶片課徵百分之廿五關稅,甚至推動技術管制與產能回流,以確保美國掌控全球半導體技術。在這場風暴下,賴清德仍高舉「民主對抗威權」旗幟,倡議建立「非紅供應鏈」,試圖以意識形態抗衡川普的經濟戰略。然而,這套說辭對川普毫無影響,台積電的處境將更加艱難。
川普政府上台後,首波政策便針對半導體、汽車等產業施加重稅,迫使企業回流美國,支撐美國本土半導體產業。在川普眼中,這並非意識形態之爭,而是赤裸裸的經濟博弈。
然而,賴清德日前在「哈利法克斯台北論壇」上仍高喊「威權主義愈集結,民主陣營應該要愈團結」,並提出打造「非紅供應鏈」。這套理論或許符合美國過去的科技戰略,但如今川普只在乎美國能否掌控全球半導體市場,並無意讓台積電在「非紅供應鏈」中持續稱霸。賴清德的策略忽略了美國的利益考量,也低估川普的現實主義作風。
毫無疑問,美國的終極目標並非僅是削弱中國,而是確保自身在半導體領域的主導地位。美國並不希望台積電在「非紅供應鏈」內壟斷市場,而是希望將其技術納入美國勢力範圍。例如,美國政府持續施壓英特爾拆分晶圓代工業務,甚至考慮與台積電成立合資公司,以確保美國擁有最先進製程。
這場博弈中,美國關心的是「台積電能為美國做多少」,而非「台灣能為民主做多少」。川普對加拿大、墨西哥等盟友徵收高關稅,對台積電下手,只是沿襲相同模式。賴清德若以為打著「民主」旗幟,美國就會放過台積電,無疑是天真的想法。
台積電目前面臨兩難:若順應美國政策,擴大投資並轉移技術,將削弱自身競爭優勢,使美國企業更容易掌控先進製程,甚至影響台灣「矽盾」的戰略價值;若拒絕美國要求,則可能面臨更高關稅、技術封鎖,甚至遭遇美國扶持英特爾等競爭者,讓台積電陷入不利處境。
賴清德的「非紅供應鏈」構想,試圖以政治意識形態重新構建全球供應鏈,但這想法無視市場現實。全球供應鏈的形成,是基於國際分工、比較優勢的成本效益而來,並非政治考量。台積電能崛起,靠的是技術領先,而非「民主價值」。
美國希望奪取的是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控制權,而非單純與中國切割。當美國要求技術轉移時,賴清德屆時是否還能用「民主」來說服台積電與台灣人民?川普玩的從來是利益遊戲,賴清德卻仍然堅持說教,這種脫離現實的策略,只會讓台積電陷入更大風險。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