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缺15到20萬本…外交部:預算遭刪 估10月後護照安全存量吃緊

高雄日式飯糰店被砸 律師願以3.3萬出租30坪店面「搬來台北吧」

台股收19,106點下跌288點 台積電收835元下跌15元

執政亂象 倒閣釜底抽薪

四月二日,美國總統川普以所謂「對等關稅」對全球百餘國開鍘,台灣被課徵卅二趴的稅率,高過日本及韓國,企業惶惶不安。雖然四月九日川普政策大轉彎,宣告對等關稅將延後九十天施行,全球股市匯市仍應聲而倒。

民進黨政府高官,仍一副「處之泰然」作風。且不論先前立院總召柯建銘拍胸脯保證僅十趴關稅、行政院長卓榮泰說民眾「可以安心睡覺」、副總統蕭美琴叫人猜她潤餅裡包著什麼餡、賴清德總統音樂祭影片高舉「至少我們還有音樂」,正當如今全國上下正待集中意志和力量和川普政府協商新稅率之際,民進黨政府仍不改欺騙本性,表示台灣已排入美國首波關稅談判名單,不料再被外媒揭穿,真是情何以堪!

尤有甚者,從行政院長開始,仍不遺餘力大搞「大罷免」。全民皆知,民進黨完全執政,實為徹底腐敗。舉其大者,在以「抗中反中」之名消滅在野黨、搞壞兩岸關係至今兵凶戰危、操弄司法整肅異己、改動教科書洗腦學生、大撒台幣債留後代、故開巧門包庇貪汙、掌控媒體豢養側翼、近則壓迫陸配繳交退出大陸籍證明;外交層面則跪美舔日、斷送國家資產在所不惜。

最近政府部門全力投入「大罷免」。柯建銘自認大罷免將「大成功」,民進黨再度完全執政將指日可待。行政院長以政府預算幾次覆議不過,不思反省反加大罷免力道,只為逞其一黨之私。

以本人任教的政治大學而言,不久前傳出圖書館某角落設有大罷免攤位進行連署,最近又改到校園要道舉牌擺攤,毫不保留地讓政治活動滲入校園。教育部長鄭英耀為此開脫,稱學生有自由參與政治表達意見權利。校園更有校內外人士接連開講,鼓勵學生連署。校方視若無睹,不知是習於為政治效力、還是教育部給了底氣,校方屈從執政黨意志,偏頗行徑令人浩嘆!

日前雙北、台南、嘉義等地檢察機關接連查辦罷免綠委團體、昨天高雄檢調搜索罷免綠委的連署站。鑒於民進黨大動作「辦藍不辦綠」,民進黨藉著司法大刀、鋪天蓋地砍向在野黨,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說「如此全台大搜索、大交保、大收押、極權國家才會做」;蔣萬安市長也關切「司法是否僅為政治服務」?更直言他「作為一個中華民國國民、台北市市民、三個孩子的爸爸」,不得不以個人身分站出來。

蔣市長提到與其讓執政者不公不義毀壞台灣,不如立法院推動倒閣,倘若賴清德堅持解散國會,便以立法院改選方式,對賴清德進行不信任投票。

蔣市長曾是立法委員、熟悉國會運作、他的提議必然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面對無德無能無恥的執政當局帶頭作亂,不失為釜底抽薪之法,為杜動亂之源,捨此並無他途。

今日國事蜩沸、國難方殷,台灣民眾應知道自己面臨的危機,在於民主淪喪、失去自由、正義隱晦、獨裁肆虐。美國獨立宣言這樣說,「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當執政者走向獨裁侵犯人民自由時,人民有權利推翻、建立新政府」。作為國家的主人、台灣的民眾,應思考當往何處去。

民進黨 罷免 美國

延伸閱讀

全台檢調大搜索 朱立倫:賴清德只差一步就宣布戒嚴了

倒閣態度與柯建銘不同調 吳思瑤:民進黨團不隨之起舞

蔣萬安喊倒閣柯建銘籲趕快提 綠黨部主委踩煞車「不應隨便提倒閣」

影/蔣萬安喊倒閣 黃國昌:不是讓綠選輸翻桌 最好總統一起重選

相關新聞

賴清德與川普的孩子氣

民主政治是一系列兼具說服、妥協與成熟布局的制度化角力過程。然而現實體驗,我們發現目前民主殿堂的政治操作,卻更像幼兒園的遊...

因應關稅變局 國產魚需轉型

美國對台灣農漁產品調整關稅架構的趨勢,為長年仰賴對美出口的台灣漁業帶來壓力。例如,去年全台台灣鯛輸美總計一萬三千餘噸,價...

川普新海鮮政策 漁業署看到了嗎

美國總統川普十七日簽署行政命令,宣示啟動「美國優先海鮮戰略」,透過鬆綁商業捕撈限制,以及免受外國「不公平貿易影響」等措施...

地球日需要政策而非儀式

為慶祝四二二地球日,環境部於十九日起,舉辦包含全民淨街、綠能蔬食園遊會、繪本短劇公演等一系列活動,號召萬人響應。長官們在...

世界地球日的真諦

四月廿二日是世界地球日,官方與民間都免不了辦一些環保活動,如淨灘、減塑等。但這些環保行為是我們平常都在做的,重點是要能持...

守護民主 要有不默而生覺醒

近日藍營連署罷免綠委,只因連署書疏失,檢調全台大搜索,所引發之寒蟬效應,形同警告各地藍營支持者。同時間,黨政軍諜影幢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