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濟各 鼓勵教徒參與全球議題
第一位拉丁美洲裔,出身耶穌會的天主教宗方濟各四月廿一日於居所聖瑪爾大之家(Casa Santa Marta)辭世。享壽八十八歲。
回顧二○一三年在選舉教宗的閉門會議裡,來自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喬治.馬里奧.伯格里奧樞機主教曾發言警告:「自我優越感與神學自戀,導致病態的教會」。他更批評「庸俗化的教會,生活在自我意識之中,只屬於自己,為自己。」
這位阿根廷樞機主教當時的發言並非無的放矢,他被選為教宗、成為教宗方濟各後,積極推動梵蒂岡官僚體系的改革,並本其「以人為本」的神學思想,對天主教會傳統帶來革命性的震撼。
教宗方濟各就任伊始,即著手裁撤、整頓梵蒂岡龐大而層級分明的官僚體系,並授權對梵蒂岡銀行進行審查,加強內部財政監管,以回應外界對梵蒂岡財務運作缺乏透明度的批評。
傳統上,梵蒂岡的決策過程一向為少數高級樞機所壟斷,而方濟各則推動「共議制」(synodality),強調地方教會、主教團與平信徒的參與。並首次任命女性進入梵蒂岡要職,打破傳統上教會高層皆由男性神職人員主導的格局。徹底削弱了長久以來教廷結構日趨「貴族化」的傾向。
方濟各的神學思想深受「憐憫神學」影響,他強調關懷弱勢和被邊緣化的人群,提倡對離婚、再婚者的牧靈關懷。在早年的著作,書名為「天堂和世間」裡他曾寫道:「信仰的真理若缺少了柔美,就變得冰冷、無情和驕傲…。」
而教宗方濟各震驚世界的名句:「我是誰?憑什麼判斷?」著實讓倡言教宗「不會錯」神學觀的保守派教會人士跌破了眼鏡。事實上,這位統領全球十二億天主教徒的領袖,不僅拒絕對有同性戀傾向的神職人員妄加判斷,他對無神論者、未婚母親、離婚者和監獄裡的罪犯也展現出歷任教宗少見的關注與寬容。這一開放立場突破了天主教傳統的嚴格倫理守則,並引發教內保守派的強烈反彈。
方濟各教宗任內,也積極推動天主教與伊斯蘭教、東正教及其他基督教宗派的對話,並於二○一九年在埃及開羅阿茲哈清真寺(Al-Azhar)與大伊瑪目泰耶伯(Ahmed al-Tayeb)共同簽署《人類兄弟情誼文件》,強調宗教共存與和平。這種跨宗教對話雖受到自由派的肯定,但在傳統派中也引發爭議,認為此舉削弱了天主教的獨特性。
方濟各特別強調環境保護與貧窮議題。他將環保與天主教教義結合,並呼籲對抗貧窮與日益嚴重的貧富不均現象。他激烈批評跨國資本主義造成不公義的世界,指責「不受約束的資本主義是『新暴政』」。他的社會正義取向,鼓勵天主教徒積極參與全球性議題,這與傳統上較少涉入政治、經濟議題的教會態度截然不同。
總結而言:二○一三年三月十三日,聖伯多祿廣場上的歡呼迎來的不只是另一位新的教宗,它開啟了普世天主教會一個新的紀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