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日職/古林睿煬5局15上15下 日本球迷喊「完美」

MLB/運動家投手教練看林維恩天賦過人 像年輕版大谷翔平

梅雨季到!穿雨衣騎車仍成落湯雞 老手曝「絕對防禦」法:全身乾爽

星期透視/賴執政周年 改變「抗中」此其時矣

賴政府執政即將周年,台灣內部嚴重對立,朝政難以推動,人民對政府的信任感空前低落;外部則川普的關稅罩頂台幣狂升。在川普高關稅的推波助瀾下,新的國際合縱連橫出現,非美勢力如新金磚國家集團、中國/東協/海灣國家峰會、擴大版的東亞經濟合作將更活躍,外在挑戰日烈。然而,新政府面對的最大橫逆,卻非兩岸莫屬!

台海隨時可能爆發衝突已是盡人皆知,日前美國印太司令帕帕羅稱,賴總統執政以來,解放軍大幅升高台海軍事活動強度,演練各種戰法,情勢「快速沸騰」,並提及交接時前司令稱,未來三年兩岸有可能開戰。

國際情勢自冷戰時期的二元對抗,演變至蘇東集團瓦解,再至資訊革命與全球化,終至時下川普主導國際秩序重組。然而,不論是賴總統或外交部,對中政策仍堅稱台灣位居第一島鏈、民主聯盟對抗威權擴張,行動上只剩對美軍購及對內尋找敵人,時空錯亂莫此為甚。

其次,不論是李登輝的「戒急用忍」,或是馬英九的「經貿先行」,過去台灣積極經營大陸市場,不但展現亞洲四小龍自由經濟的優勢,更為兩岸和平提供底氣。面對全球最大市場,賴政府卻顯得手足無措。

對大陸市場過於依賴,固然可能在關鍵時刻受制於人,然而,兩岸戰爭風險居高不下,外來投資有可能暢行無阻嗎?設若不是台海風險飆漲,全球各地會要求護國神山分散投資嗎?這幾年政府積極鼓勵台商減少對大陸市場的依賴,轉往美國市場,去年對美出口一千一百餘億美元,年增幅四六%,順差六四九億美元,對美出口占總出口比重廿三點四%,較二○一六年倍翻,同一時間,對陸港出口卻銳減十%,政府洋洋得意。然而,政府努力促使美國成為台灣第六大貿易順差國,不正也是川普將之列為主要關稅打擊對象的種因?

第三,最近南非政府限期要求我駐處遷出首都,南非外交部逕自將官網的台北聯絡代表處,更名為台北商務辦事處,索馬利亞禁止中華民國護照進入或中轉,賴清德原本希望出席教宗方濟各的葬禮,卻因梵蒂岡擔心激怒中國,改派前副總統陳建仁代勞。

自蔡英文推出「抗中」政策以來,外交處境日下,川普一切以利益為依歸,撻伐傳統盟邦的民主價值、凍結支持民主抗衡中國與俄羅斯的美國國際開發署的預算,聲稱不排除以武力奪取格陵蘭和巴拿馬運河,對民主盟邦的關稅制裁不手軟,迫使傳統盟邦擴大與中國的關係定位,台灣勢將面臨新的國安風險。

前述困境,其實都肇因於兩岸關係的滯閉,台灣不能成為「經貿高度依賴、政治激烈反中」的全球異數。

日、韓、澳、越等鄰邦,政治軍事上依賴美國,但卻維護與中國的基本政治框架,經濟上前進大陸,並衡酌兩強分歧,獲取最大利益。其實只要回歸中華民國憲法,此東亞模式即可為我所用。現藍綠對中華民國已有共識,唯定義不同,堪稱「一中各表」,將之延伸於兩岸,一念之間。

台灣可以在兩岸相互尊重的情境下,充分表達主權尊嚴,比如以兩岸互不隸屬代替「兩國論」,以台灣從來不是中共的一部分,代替台灣非中國。

抗中政策已經造成主權、安全和發展上的重大傷害,該思考變革了。

(作者為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兼任教授、陸委會前副主委)

中華民國憲法 川普 抗中保台 美國 賴清德

延伸閱讀

美國開始調查商用飛機、引擎 可能為加徵關稅鋪路

川普喊「印巴同意立即停火」 兩國外交高層證實了

感謝好朋友?川普揚言「開徵100%電影關稅」 這系列電影可望豁免

印巴點頭了!美國居間調解 川普喊恭喜:同意全面且立即停火

相關新聞

托育改革 要從源頭治本

剴剴案引爆社會集體怒火,昨天大批民眾走上凱道,呼籲別再讓兒虐悲劇重演。剴剴在居家保母手中遭虐致死,令人心碎。社會對幼兒照...

大屋頂下/不願統一與主張台獨是兩回事(上) 誰家的中華民國神主牌

兩岸問題或台灣問題,就是「中華民國vs.台獨/中華民國or台獨」的問題。

星期透視/賴執政周年 改變「抗中」此其時矣

賴政府執政即將周年,台灣內部嚴重對立,朝政難以推動,人民對政府的信任感空前低落;外部則川普的關稅罩頂台幣狂升。在川普高關...

國際護理節 護理留任危機不容輕視

五月十二日國際護師節即將到來,值此之際,不僅要致敬護理人員對健康體系的專業貢獻,更必須直視當前醫療體系中護理人力面臨的嚴...

名家縱論/認清歷史事實與國際形勢

一九四五年五月八日德國在柏林簽下投降書,宣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無條件投降,至今屆滿八十周年,我政府自遷台以來從未舉辦紀念...

用腳投票!是誰綁住外送員的雙腳?

近期外送平台併購案之討論響徹雲霄,連勞動部也「參一咖」。不過將勞動力提供給外送平台的並非只有近年興起非典型就業型態的外送員而已,一般被僱用的如工程師、行政人員應該也都算在內,但為何外界討論「勞動權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