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護理節 護理留任危機不容輕視

五月十二日國際護師節即將到來,值此之際,不僅要致敬護理人員對健康體系的專業貢獻,更必須直視當前醫療體系中護理人力面臨的嚴峻挑戰。作為長期關注護理政策的學術團體,深感目前醫療環境中的護理留任危機已不容忽視。希望透過這篇真誠的發聲,喚起國家醫療體系與社會大眾對護理人力議題的高度重視,並持續推動具體政策行動與結構性改革。
護理是值得社會尊重的專業。OECD二○二三年統計,各國平均為每千人九點二位執業護理人員,芬蘭高達十八點九人,日本亦達十二點一人,而我國僅為八點一人,遠低於OECD平均與其他重要國家。這些指標是衡量一個國家對健康權與照護正義的實踐程度,更象徵整體社會對健康平等、照護品質與專業尊重的重視。近年來台灣的區域與地區醫院臨床護理人員離職率高達十%至十五%,部分單位的職缺率更超過十%。選擇留下來的夥伴,並不是別無選擇,而是因為深信這份工作的價值。
為回應當前的護理人力挑戰,我們從制度、文化與專業支持三軌整合,提出四大策略方向。
第一,「雙強化」護理人員的薪酬與職涯支持。在薪酬方面,建立臨床晉升職級架構與對應薪資級距顯著差異化,打破「升遷僅限管理職」的窄化路徑。也須制定夜班與高壓科別津貼,並依地區與科別設計補貼機制。此外,應推動「忠誠服務獎金」與「留任獎勵機制」,依年限提供獎金等實質鼓勵。
在職涯支持方面,可以導入職涯導師制度,定期協助護理人員發展短中長期職涯規畫。強化在職教育資源與進修假制度,使護理人員在專業成長與薪資提升層面雙雙有感。
第二,為護理人員創造具安全感與歸屬感的工作環境。因應時代發展,可建置AI智慧排班、交班系統與家庭友善班表制度,增強護理人之工時彈性與自主性。同時導入心理支持機制與職業倦怠管理,提升職場安全感。精簡文書流程、導入數位化工具,減少護理人員的非直接照護負擔。
第三,提升護理人員的社會治理參與感。可建立「第一線護理人員政策諮詢平台」,讓臨床聲音參與醫療政策設計;鼓勵護理人員參與醫院內決策、社區治理與政策研擬。此外,也應培育具國際視野之護理人才,擴展國際交流平台,鼓勵護理人員參與全球衛生議題。
第四,推動不同世代的護理人員共融發展。面對護理人員的「初任離職潮」,可強化新進人員迎新制度與三年內支持計畫;建立「職涯導引與發展地圖」,提供個別化學習;設計制度化肯定機制與實證分享平台,提升護理人員之價值感等。資深護理人才可發展「臨床教師」、「訓練導師」等多元角色,不同世代可建立跨世代合作機制,相互扶持並發揮影響力。
護理人才對我們每個人的未來至關重要。在國際護師節前夕,誠摯呼籲政府重視護理人才流失的警訊,醫療機構須主動改善職場環境,大眾須以更深層的理解與支持回應護理人員的付出。讓我們攜手努力,打造一個讓護理人員能安心成長的未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