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性平教育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近日,金門某國中健康科期末考題出現不當用語,引發社會軒然大波,有人認為出題老師欠缺性別平等意識,也有人認為校方審題機制出了問題,但綜觀實際狀況與社會輿論即會發現,各級學校其實仍未能落實師生性平教育,導致這次的問題產生。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世界人權宣言」亦揭示人人有資格享受本宣言所載的一切權利和自由。近年性別歧視的現象雖有改善,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性別歧視常伴隨著工作上的不平等,例如升遷或職業選擇;如早期認為女性只能從事某些職業,或某些職業只能由男性擔任,這些刻板印象並非僅靠制定法律便能解決,而是需要大家一同落實。
此次事件也反映出師資專業知能的欠缺,如評量出題的基本原則、各種疾病傳染途徑、性心理及性生理的知識等,其實都需要專業的師資進班上課。如以英國大哲斯賓賽的「生活預備說」來探討,健康課涉及與生存直接相關的領域,其實更需要專業的師資;但中小學現行的師資結構,其實在各領域仍存在著許多非專長教師,雖然絕大部分對於教育有著熱忱,但在專業度上需再提升。
亡羊補牢,其時未晚。目前老師可進修的管道很多,各校依據一○八課綱也有巡堂及審題機制,甚至可以利用AI協助檢視題幹中有無歧視用語。而在評量方式方面,以多元評量的觀點而論,也未必每一科目均須紙筆測驗。希望這次事件只是單一偶發,後續對於該校學生的輔導,尤須主管機關協助妥為處理,方為學生之福。唯有每位學生都有正確的性別平等意識,我國的性平教育方能真正落實。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