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球/國訓中心與潘政琮溝通不良 體育署長生氣:一樁美意搞成這樣

哈佛連霸!泰晤士世界大學聲譽排名出爐 台灣僅1大學擠進前150名

預算遭凍20% 經濟部節能家電補助數量大砍29%

徐遵慈/川普2.0 東協國家恐遭多重衝擊

川普將於明(二○二五)年一月重返白宮,預計將逐步履行他的競選承諾:延續「美國優先」與單邊主義,包括對所有外國進口產品徵收十%的普遍關稅、對中國產品徵收六十%的關稅、推動製造業回流美國、取消「印太經濟架構」(IPEF)協定等。東協為拜登政府印太戰略下的重要夥伴,更是「友岸外包」及IPEF成員,因近年對美國貿易順差飆高,再加上大批陸資進駐遭美國質疑為其中國出口「漂白」,恐將遭受多重衝擊。

東協國家在川普前次執政時遭到川普以不公平貿易及影響國家安全等為由,對鋼鋁、汽車、家電等產品實施制裁,另如加計印度,合計對約四十項產品課徵反傾銷稅,次數高於美國歷任政府。此外,川普亦在二○一九年取消授予泰國、印度等「普遍化優惠關稅制度(GSP)」資格,引起各界譁然。

川普重返白宮的影響為何?首先,如果川普對所有進口產品課徵額外關稅,參考其對中國課徵三○一關稅的前例,可能將對各類進口產品加徵關稅後對美國民生、產業、通膨、國家安全等不同影響範疇與程度,給予大幅豁免待遇;而如美國品牌商、進口商等亦願分擔全部或部分額外關稅,因此實質上對東協國家造成的衝擊可能將大幅限縮。然川普亦可望針對主要逆差來源啟動三○一或其他調查,因此這些國家恐難全身而退,例如近年對美順差已衝破一千億美元的越南恐將首當其衝。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堅信製造業必須回流美國,儘管前次任期吸收外人直接投資(FDI)的成績不佳,但未來預計仍將繼續強推回流政策,在其同步加徵關稅,且將嚴審陸資企業等假道其他國家設立據點後對美出口等搭便車或「漂白」行為下,近年因「友岸外包」而吸引大量陸商投資的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恐將遭受美國更嚴格的檢驗。

此外,川普雖表示將取消IPEF協定,然IPEF成員已完成三個議題的談判,分別於二○二四年二月開始生效實施供應鏈協定,於二○二四年十月開始生效實施清潔經濟協定與公平經濟協定。雖然川普將如何處理三項協定仍待觀察,但IPEF協定中關於供應鏈勞動人權等規範,仍將是川普2.0下要求各國遵循的重點。其中,東協國家中如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近年皆曾因對美出口違反美國「貿易法」或「防止維吾爾族強迫勞動法」而遭到懲罰,因此未來仍須謹慎應對美國各種經貿法規。

川普2.0與東協經貿關係將直接影響當地廣大台商,尤其在當地設廠出口至美國市場的業者。雖然他威脅加徵關稅的說法可能實質影響有限,但東協對美順差居高不下,更因與中國經貿關係緊密及大量陸資湧入而引起美國關切,未來東協恐被要求落實「去中化」,減少產品中「含中成分」及拆解供應鏈。基於中國為東協最重要的原物料、中間財、零配件等進口來源,對東協恐造成更廣泛的影響。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

川普 東協 美國

延伸閱讀

川普政策不確定性高、美10年期債殖利率升到5.5%?法人這麼說

憂川普政策與人事影響 大陸A股3大指數齊跌

獲川普提名!前福斯主持人任美國防部長 陸學者:恐衝擊兩國軍事關係

緊隨川普!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提名人曾力挺烏克蘭 現避答加入北約問題

相關新聞

丁予嘉/封鎖中國 無效!

在全球科技與軍事競爭的棋盤上,封鎖是西方國家遏制中國崛起的慣用手段。從二○一八年川普針對中國課徵關稅開始,到高階晶片、光...

劉大年/善用台灣特色 降低川普衝擊

最近美國副總統范斯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被問到美國民生用品物價為何還沒有下降,通膨問題仍未見紓緩?他略有不耐的表示川普才剛就...

黃齊元/無序的世界,變動的未來

新的一年開始,全世界戰戰兢兢迎接川普時代來臨,與其說這是新秩序,不如說是無序。從國際地緣政治到國內政策,川普均有新做法,雖然結局無法預測,但都有策略性思考,就看對手如何因應。

陳國樑/「多災多難」的統一發票獎金

針對行政院各機關委辦費被通案刪減百分之十,財政部臉書及新聞稿表示,委辦費遭刪減,波及統一發票給獎獎金,剝奪民眾小確幸;有...

詹文男/你有募款疲乏嗎?

前些日子,老張參加一個學校校務發展座談會,鄰座老何提及最近常被募款,項目不一,有選舉要經費、有學校要修繕、有社團要發展、...

黃正忠/四分之一世紀的ESG顛簸之路

一位哈佛大學法學院的研究生與我聯繫,他們的研究團隊在進行全球氣候揭露分析時,發現台灣企業的表現和積極性在亞太甚或全球都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