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打房七波終於見效?四大指標看出「房市轉冷」 投資客退散區曝光

房市真的吹起寒風了嗎?《遠見》整理四大房市指標,發現房市量能正在下滑,可以趁機撿便宜嗎?一表尋找「成屋vs預售」價差最小的潛力區。
4月底,「房市轉冷」的指標傾巢而出!
首先,房貸餘額月增率創近11個月新低、連續第五個月放緩。表示借房貸買房的人在減少中。
中央銀行4月24日先公布了3月消費者貸款與建築貸款餘額,可顯示「借款人尚未歸還銀行的貸款總額」的房貸餘額,雖然持續上揚,但月增率僅剩9.34%,創下去年5月以來的近11個月新低,而且是連續第五個月放緩。
意思是,房市交易量不如去年同期,也反映銀行不動產自主管理,以及政府健全房市措施持續見效,央行將持續觀察交易量,並分析後續趨勢是否持續向下。
第二,國銀房貸逾放款餘額連續8個月走升,創近三年半新高。意指貸款戶欠繳的呆帳變多,整體經濟可能不妙。
金管會也在同一天公布今年3月國銀房貸逾放款餘額(當貸款戶欠繳貸款的本金或利息超過三個月,該筆貸款就會被認定為逾期放款),居然高達82.3億元,連續八個月走升,甚至改寫近三年半新高。
據悉,業界示警,今年4月因為對等關稅引發股災,房市買氣同步重摔,房貸戶的財務會更吃緊,後續房貸呆帳可能繼續飆升,高逾放水位短期難以逆轉。
房地合一稅、法拍交易量也透露房市買氣不振
申請房貸的人變少了,繳不出房貸的人變多了,這些現象拉起房市警報。但還有第三個指標,房地合一稅申報件數下降中。
根據財政部房地合一稅最新統計資料,2024年第四季總件數僅約2.6萬件,足足比第三季少了約1萬件。
去年央行連續兩波信用管制,打炒房效應明顯
第四個指標是,今年第一季的法拍市場,移轉棟數創近十年新低,顯示這股房市寒流已吹進法拍市場。
住商機構盤整內政部數據,2025年第一季的全台拍賣移轉棟數,居然只有609棟,創下近十年來同期新低;新北市首季的法拍屋賣出91棟,減幅53.1%,下降幅度居六都冠軍。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房市受打炒房政策衝擊,買方信心不足,加上今年第一季雖說房市趨冷,惟尚未因面臨全球股災產生的「股房雙巴族」(指股市、房市都被套牢),法拍市場維持低量供給,進而影響整體法拍市場移轉量。
房市真的轉冷了嗎?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去年央行接連祭出第六波、第七波信用管制,下半年的房市交易量也萎縮,而短期轉售的交易,因房價增值空間有限,稅務成本高的情況下,讓利幅度和價格競爭力不及早年就購入的長期持有者。
張旭嵐也提到,現在銀行估價偏向保守,尤其是同一物件再一年之內有交易紀錄的話,多半取其低價做為放貸依據,避免行情被過度哄抬,估價趨向劣勢,也導致待售期拉長,短期交易才會逐漸減少。
「房貸利率創新高,搭配高房價,溫水煮青蛙後座力不容小覷!」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提醒,近期受銀行滿水位等因素影響,加上央行過去持續升息,去年12月五大銀行新承作房貸利率達2.224%,創下16年來新高,買房要付出的成本更大了,所以購屋人須謹慎評估購屋壓力。
預售不一定貴很多!三峽、歸仁投資客退散
消費者如果想撿便宜,除了鎖定法拍屋的資訊,有些地區的預售屋和成屋差不多,投資客數量驟減,對自住剛需的購屋族群,或許是進場的時機。
《591實價登錄》統計,2024年七都成屋、預售屋成交單價差距最小的十大行政區,桃園市大園區去年預售屋成交單價為32.8萬元、成屋為31.3萬元,兩者僅相差1.5萬元,打破預售屋給人「貴森森」的印象。
而新北市唯一上榜的是三峽區,預售屋和成屋的價差約3.2萬元,主因在於當地成屋交易多在房價較高的北大特區,預售屋則轉向開發潛力區域布局,出現「高價成屋、低價預售」的結構,預售屋才會顯得比較划算。
至於南部,坐擁高鐵特區題材的台南市歸仁區,過去以投資買盤為主,打炒房後投資客退場,預售屋和成屋的的單價差距也不到四萬元。
央行去年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看來是奏效了,今年又有關稅戰的衝擊,市場資金緊縮已成定局。但專家提醒,買屋無論選擇哪個區域、購入何種物件,除了考量未來增值性,也得仔細評估自身財務能力,才能避免踢到鐵板。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