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牙醫夫交同性友後「鼓勵妻找婚外情」 事後竟提告、貼判決…二審判得賠30萬

台大畢業歌票選《上台大便》海放對手 最後1句藏爆點嗨翻全網

「今年急診壅塞已達前所未有嚴重」急診醫學會罕見求救

圖為民眾進出急診室。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為民眾進出急診室。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近日急診塞爆讓急診醫護苦不堪言,台灣急診醫學會22日晚在臉書專頁提出呼籲,急診壅塞本質為急診住院待床壅塞,急診出口阻塞,急重症病人被迫滯留急診。根本原因在於可利用住院床位不足,而非流感、腸胃炎等輕症病人所造成入口擁擠,應先提高急診住院配床比例,長期則 建立急診緊急應變機制

台灣急診醫學會臉書專頁呼籲全文如下:

今年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若問題持續,將引發急診醫護人員大規模離職,進一步削弱醫療體系的承受能力,並對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造成嚴重影響。台灣急診醫學會(以下簡稱本會)對急診壅塞問題進行深入討論,建請政府機關正視並採取有效措施!

一、急診壅塞的現況與原因

台灣急診壅塞本質為急診住院待床壅塞,急診出口阻塞,急重症病人被迫滯留急診。根本原因在於可利用住院床位不足,而非流感、腸胃炎等輕症病人所造成入口擁擠。 近期多數醫院因各種原因關閉病房,壅塞更加嚴重。

病房護病比限制:護理人力不足,導致醫院關閉病房,急診住院待床病人滯留情況加劇。

床位調度分配問題:醫院在急診與門診預約住院床位分配失衡,未能有效分配調度資源,造成急診壅塞。

二、建請政府機關採取的解決方案

短期應變措施

提高急診住院配床比例:醫院應在急診壅塞時,強制開放病房,各病房彈性接收病患,紓解壅塞。

強化加護病房(ICU)資源調控:壅塞期間對ICU床位進行列管,必要時由中央介入調控,確保資源的合理分配。

增加壅塞時所需急診醫護人力,以維護醫療照護品質,並避免人員burnout過勞。

強化分級醫療:鼓勵輕症下轉並監測轉診案例,避免不必要轉診。

長期改革方案

建立急診緊急應變機制:訂定「急診緊急狀態應變機制」,編列公務預備金,於緊急狀態時,支應應變措施的經費來源。醫院間共同協力解決壅塞問題。

調整健保支付:在「急診緊急狀態應變機制」中,調整健保支付政策,鼓勵醫院在急診壅塞時,收治急診病人,確保病患安全。

推動急診住院替代選項:例如推廣急診在宅急症照護、OPAT醫療模式,減少急診住院待床,降低急診壅塞風險。

設立監測機制:監測各醫院可利用病床數,關床數以及急診住院配床比例,掌握各醫院住院實際可用床位數據,作為政策調整依據,確保資源的合理分配。

四、結論

急診壅塞問題並非僅限於急診端,而是整體醫療體系的問題,根本解決方案應從病房管理、健保給付調整、護理人力配置等方面入手。 本會建議設立「急診緊急應變機制」,確保未來在突發狀況下,能夠迅速啟動相應措施,以減少對醫療體系的衝擊。 本會將積極推動政策變革,確保急診壅塞問題獲得有效改善,保障病人安全,維護醫療品質,並關注急診團隊的過勞耗竭,建構韌性醫療體系!

台灣急診醫學會

2025年2月22日

台灣急診醫學會在臉書專頁提出呼籲,指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政府機關應正視並採取有效措施。圖/取自台灣急診醫學會臉書專頁
台灣急診醫學會在臉書專頁提出呼籲,指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政府機關應正視並採取有效措施。圖/取自台灣急診醫學會臉書專頁

健保 機制 醫學

延伸閱讀

健保30週年 專家籲政府展現堅定改革決心

專家籲放寬ACP健保給付 邱泰源:設法逐步擴大

急診癱瘓、醫護離職 賴總統恩師:肇因未實施分級醫療

患者在急診等床13天… 急診醫憂醫院個別總額打擊弱勢

相關新聞

冷氣團來襲!4縣市低溫特報 最冷跌破10度凍到明天

受到大陸冷氣團影響,中央氣象署針對4縣市發布低溫特報,影響時間持續到明(24日)晚上,其中新北市低溫下探10度。

急診塞爆程度「前所未有」 護理師連上16小時班崩潰:撐不下去

全台各縣市的醫院急診壅塞,從去年底到現在,情況仍未好轉。衛福部於二月上旬預估,急診塞床狀況大約2、3周會漸趨緩。不過,台...

病患一路北上找ICU床位不敵病魔離世 護理師:年後急診紫爆

農曆春節迄今,各大醫療院所的急診室爆滿,但是急診醫護人力十分吃緊,拉長了整個診治流程。麻醉專科護理師林費茱在社群平台分享...

國外研究:過度依賴「這些」設備 恐導致嬰兒延遲發展

嬰兒彈跳椅、學步車及汽車安全座椅,帶給父母便利的育兒空間,不過有專家擔憂,這些安全設備可能弊大於利,不僅延遲嬰兒的發展,也可能影響其學步能力,甚至有機會增加肥胖的風險。專家也將這種現象命名為「容器嬰兒症候群(Container Baby Syndrome)」。

台鐵第2波從業人員甄試正取699人 3220人拚筆試爭入職門票

為補足人力,台鐵啟動第2波從業人員甄試,預計正取699名、備取1122名,共吸引5447人報名,今天台北、台中、高雄、花...

國外研究發現早餐要當主餐 這1時段吃太豐盛罹病風險高

許多人常會因減肥而不吃早餐,進而導致午餐、晚餐吃得更多,甚至會在睡前嘴饞點宵夜來吃。不過,究竟哪一餐才是一天當中最重要的?研究發現,晚上攝入較多卡路里的人,容易提高肥胖症、2型糖尿病、高血壓和慢性發炎的罹患率,因此,最好不要把晚餐當成最豐盛的一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