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幽靈飛在台灣上空

民主的幽靈四處盤旋
在島嶼的夜晚尋找脫序的靈魂
它啃食著自由的羽翼
讓沉默成為新的良民證
文字在鍵盤上顫抖
被無形的刀修剪
每一句未說的話
都成了暗室的囚犯
人們學會用暗號交談
在陰影裡種植真相
但是連影子都開始害怕
擔心自己的輪廓太過鮮明
思想審查的風
正在吹散我們的姓名
如果連呼吸都要過濾
我們還能留下什麼聲音?
賴清德總統日前宣布,對台灣當前面對的中國五大國安及統戰威脅,制定十七項最新國安因應策略,其中包括將中國視為「敵對勢力」以及恢復「軍法審判」。賴總統的談話無疑是將台灣放到了「準戰爭」狀態,兩岸關係緊張枉如一輛失速列車。
不出所料,台派民眾一片叫好之聲。立委吳思瑤在立法院就陸配「亞亞案」更表示,「政治性言論的限制應採嚴格審查標準」,換言之,言論自由並非百分之百,在國安的大旗之下,言論自由的尺度在哪裡,都由政府說了算。
此舉果然引起輿論譁然。有七十五位學者聯合聲明指出,思想審查已降臨台灣。果不其然,北一女中教師區桂芝近期因接受大陸央視訪問引發熱議,教育部接獲民眾陳情、認為區桂芝有不當政治性言論,移請台北市教育局處理。區桂芝雖目前無事,但民進黨政府的「步步進逼」,恐將使人民在發言時更「自我審查」。
言論自由是民主自由制度的普世價值,更是民主政體的試金石。其重要性乃在於,任何掌權者都想壓制反對意見,因為反對勢力的存在就是對當權者權力的最大威脅。
賴清德總統以「國家安全」為理由,限縮壓制言論自由,在專制跟民主之間,走在懸崖的險端。一些當權派的學者更加碼提出,「戒嚴乃是保護民主的手段」。一時之間,納粹的幽靈彷彿飛在台灣的上空。
以亞亞案為例,她只是在網路發表個人對武統的看法,就在法律無明文規範的情形之下,被迫出境,離開先生與三個孩子。一個正常的民主政治理當依法行政,在無法源的情況下,利用民粹壓迫人權,那是極權專制。當我們對人權重要的價值沉默,民主從那天起便開始凋亡。
歷史上,專制政權經常會以「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為由審查言論(如禁書、封鎖媒體)。無疑地,這種審查必然會扼殺社會進步,侵蝕言論自由(如以假新聞名義打壓批評)。言論自由與思想審查的張力反映了社會在「自由」與「秩序」之間的永恆博弈。
絕對的言論自由固然會引發混亂,但過度的審查更會窒息思想活力與批判,為專制的獨裁政府提供了一個最佳的溫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