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餐廳多 政府應協助

近日,台南育樂街的「李記爌肉飯」在開業僅九天後便黯然收場,這則新聞或許只是餐飲業的短暫插曲,卻反映了一個更深層的問題,亦即餐飲市場競爭白熱化,能否長久存活,考驗的不僅是廚藝與口碑,更是對市場變化的敏感度與經營策略的靈活性。「短命店」案例層出不窮,是餐飲業態的一場革命。

近年來台灣餐飲業數量激增,無論是連鎖餐飲品牌、個人創業餐館,甚至是外送專門店,市場早已供過於求。據經濟部統計,二○二三年全台餐飲業營業家數已超過十六萬家,創下歷史新高,倒閉率卻也居高不下,平均每年超過一萬家店家歇業。顯示餐飲市場雖然看似繁榮,實際上早已高度飽和;業者的競爭不僅限於菜色與價格,更在於品牌經營、數位行銷及營運模式的創新。

以「李記爌肉飯」為例,台南作為美食之都,本擁有大量傳統小吃與知名老店,若新創業者無法在口味、行銷或價值主張上突圍,即便再具特色也可能被市場迅速淘汰。此外,現代消費者轉向外送與即食餐點,若店家仍停留在傳統營運模式,難以適應市場變遷,生存將更加艱難。

經營餐廳並非僅「好吃」就能成功,而是涉及一整套商業營運模式。據內政部統計,近五年來台灣商業不動產租金平均上漲一成,而台北、台中、高雄等大城市的核心商圈租金更是驚人;台南育樂街這類學生商圈雖然人流穩定,但租金也不容小覷。另一方面,食品成本受全球供應鏈影響而波動劇烈,二○二二年以來,由於戰爭與氣候變遷影響,導致原物料價格飆升,餐飲業成本大增。此外,基本工資的調漲也使得人力成本持續上升,對人力密集的餐飲業來說無疑是一大負擔。

針對餐飲業的高倒閉率,政府應提供更積極的政策支持,協助業者降低經營風險,提高存活率,筆者提出以下建議或可供政策參考:

一、提供租金與創業補助。針對新創業者,可考慮提供初期租金補助,或與商圈業者合作推出優惠方案,降低創業初期的財務壓力。亦可推動「空店活化計畫」,鼓勵短期試營運,讓業者能以較低成本測試市場反應,再決定是否長期經營。

二、推動數位轉型與外送補助。外送市場已成為餐飲業的重要收入來源,但小型業者往往因平台抽成過高、行銷資源不足而無法有效利用。政府可考慮提供數位轉型補助,幫助業者導入POS系統、線上點餐平台,甚至建立品牌電商來提高營運效率,減少對第三方平台的依賴。

三、鼓勵自動化與標準化經營。許多餐飲店因過度依賴廚師個人手藝,導致品質難以穩定,影響顧客回流率。政府可鼓勵業者導入中央廚房模式,或透過自動化設備降低人力依賴。

四、推動市場多元化,避免單一競爭。大部分新店家選擇的品項往往趨於雷同,導致市場競爭過於激烈。政府應透過創業輔導,鼓勵業者開發具差異化的餐飲模式,或結合觀光資源的餐飲體驗,讓市場更多元,避免惡性競爭。

過去開餐廳被視為門檻低、回收快的創業選擇,但如今市場環境已劇變,僅憑熱情與手藝已難支撐長遠經營。

政府應從「市場監管者」轉為「創業助力者」,打造更健康的經營環境。對於餐飲創業者來說,則需要更精準的市場分析與經營策略,才能避免「還沒吃到就倒了」的悲劇。

創業 外送 餐飲業

延伸閱讀

中信啦啦隊短今無預警「認愛」!期待和他一起看球賽

經濟日報社論/餐飲服務業可考慮前進東南亞

冒用知名外送平台求職行騙 調查局破獲虛擬幣電詐機房

月底不吃土!全聯「小時達」99免運滿額再贈200元 foodpanda優惠疊加7.2折起

相關新聞

川普拚第3任 自愚?娛人?

四月一日愚人節甫過,但全球都在關注川普總統會再如何愚弄世人。

川普關稅百變 遠憂大於近利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宣布的全面性互惠關稅措施引起了全球市場巨大震盪,不僅打擊了亞洲和歐洲股市,更加深人們對全球經濟可能陷入衰...

共軍圍台軍演 藏美中交鋒

昨日中共再度無預警展開「圍台軍演」,此次除東部戰區陸、海、空三軍投入外,尚有火箭軍及中共海警參與演習。根據我國防部公布的...

當心大罷免對兩岸的蝴蝶效應

未來歷史或記載:「二○二五年台灣掀起『大罷免』運動。投票結果雖扭轉雙少數政府的不利局面,卻也顛覆了一向被世界公認為民主楷...

終止全面罷免 為國共創未來

府會黨惡鬥愈演愈烈,立法院通過法案及總預算案,執政黨頻頻聲請覆議、釋憲;「非核家園」導致供電成本高於電價,造成台電財務黑...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生命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今年元月,法國廣播電台訪問我,問道:「美國防堵中國,是否會阻擋中國AI的發展?」我回答:「不會,因為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