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政治敘事陷阱 考驗台灣民主

近日,陸配劉振亞(亞亞)因被指武統言論遭限期離境,引發輿論爭議,也凸顯台灣社會對言論自由與文化認同的複雜矛盾態度。更值得關注的是,民進黨政府近年來強烈的抗中保台政策與輿論操作,是否已將台灣推向「準戰爭狀態」的危機情境?其透過特定敘事框架,將支持兩岸和平交流或認同中華文化的聲音邊緣化。這樣的趨勢不僅影響台灣的民主發展,也可能加深社會內部分裂。

從歷史與文化的角度來看,台灣的文化基礎深受中華文化影響。自明鄭時期以來,台灣承襲了儒家思想、漢字書寫系統與傳統節日,即便在日本殖民時期,台灣人民仍透過私塾與家族教育維繫漢文化。語言亦是重要的文化標誌,台灣的閩南語、客家語及官方語言國語(中文),皆源自中國各地的方言與官話體系。

然而,近年來的文化政策與媒體敘事,似乎有意淡化這些文化元素。近年來民調顯示,「台灣人」認同比例上升,而「中國人」認同比例下降,顯示教育政策與主流社會氛圍對文化認同產生極大影響。長期而言,民進黨政府的政治敘事策略,將部分主張兩岸交流的人描繪為「親中勢力」甚至「中共同路人」,這種趨勢可能導致認同中華文化的台灣民眾感到被邊緣化及疏離化,進一步加深社會對立。

言論自由是民主社會的核心價值。國際組織如「自由之家」與「無國界記者」均肯定台灣的新聞自由,但也指出部分媒體壟斷與政治干預的問題。若民進黨政府透過輿論操作,將所有主張兩岸和平交流的聲音視為異己,最終可能使台灣陷入內部極化。

此外,客觀地講,絕大多數人也都不贊同陸配亞亞的言論表現,認為她違背了兩岸民眾日常相處交流的慣有模式,對岸許多理性網民,對此也並不埋單。

歷史上,英國首相張伯倫在二戰前對納粹採取綏靖政策,而邱吉爾則主張強硬對抗。這一歷史對比常被用來論證民進黨政府「抗中保台政策」的必要性。

然而,兩岸情境不同於二戰時期的歐洲,兩岸問題涉及歷史、文化與地緣政治,無法簡單套用二次大戰時的國際關係思維。若台灣政府將強調和平交流的聲音比擬為「張伯倫式的軟弱」,而將對抗視為唯一選擇,恐非理性之舉。但這並不表示為了兩岸和平,台灣就必須放棄更充分的國防建軍準備,畢竟強有力的國防乃是兩岸和平的基礎。

面對當前政治氛圍,台灣社會應保持理性,避免陷入單一敘事框架。首先,言論自由應受到保障,不論支持統一或獨立的觀點,只要不涉及煽動暴力,都應享有發表空間。其次,應重新審視台灣的文化根基,承認台灣文化與中華文化的歷史連結,而非採取極端的去中國化政策。最後,社會應鼓勵理性對話,而非透過政治操作強化對立。

唯有在言論自由與文化包容的基礎上,台灣民主社會才能真正穩健發展。

官方語言 民進黨 言論自由

延伸閱讀

初選暖身賽?藍議員批新北宣講「人民被當工具」 曝現場座位空一片

「拐杖敲桌練習當院長」朱立倫指綠營大罷免原因 目的是換掉韓國瑜

到柯文哲家鄉宣講…黃國昌怒斥綠營「濫用納稅錢」 開轟:造謠、抹黑

全台罷免潮!8綠委進二階連署 林右昌喊不捨「一席都不能少」

相關新聞

川普拚第3任 自愚?娛人?

四月一日愚人節甫過,但全球都在關注川普總統會再如何愚弄世人。

川普關稅百變 遠憂大於近利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宣布的全面性互惠關稅措施引起了全球市場巨大震盪,不僅打擊了亞洲和歐洲股市,更加深人們對全球經濟可能陷入衰...

共軍圍台軍演 藏美中交鋒

昨日中共再度無預警展開「圍台軍演」,此次除東部戰區陸、海、空三軍投入外,尚有火箭軍及中共海警參與演習。根據我國防部公布的...

當心大罷免對兩岸的蝴蝶效應

未來歷史或記載:「二○二五年台灣掀起『大罷免』運動。投票結果雖扭轉雙少數政府的不利局面,卻也顛覆了一向被世界公認為民主楷...

終止全面罷免 為國共創未來

府會黨惡鬥愈演愈烈,立法院通過法案及總預算案,執政黨頻頻聲請覆議、釋憲;「非核家園」導致供電成本高於電價,造成台電財務黑...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生命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今年元月,法國廣播電台訪問我,問道:「美國防堵中國,是否會阻擋中國AI的發展?」我回答:「不會,因為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